如果單單從策劃文化上講,劉備的最大功勞莫過于請出了諸葛亮。 諸葛亮是《三國演義》的真正主人公,更是中華民族乃至世界范圍內策劃的形象代言人。“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事后諸葛亮”、“諸葛亮會”……,無
首先,劉備有道。哭相是他的外在表現形式,而仁義是他的內在特質。無論他的仁義是否全都是發自內心,但這種仁義精神確實讓他的逃跑變成了“播種機”、“宣傳隊”,在屢戰屢敗的征途上,贏得了“信義著于四海”的品牌
中國有四大名著,分別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紅樓夢》的“情”,《水滸傳》的“義”,《三國演義》的“謀”和《西游記》的“斗”。情、義、謀、斗是人生的四大主題,似乎是說:做人要有一點情、一點義、一點謀,才
“定義”是“計”之“道”。“瞞天過海”之計出自“陰陽學”之道,是老子《道德經》原理的發揮。 “按語”是“計”之通用之法。用堂而皇之的“陽”,去掩蓋秘而不宣的“陰”。 “探源”是用“計”示范。用彩幕遮
9月1日訊:集WBSA系統智慧,歷時5年開發而成MBA研究生核心教材——《現代企劃:原理、案例、技術》,將由清華大學出版社于2010年10月正式出版發行,全國各名校MBA教學中心將首先采用。該教材由
很難說著名的《三十六計》從何時開始編撰,又是到何時完稿。從其案例來看,成書于宋代以前,從其思想內容來看,源于《易經》和孫子、吳起、尉繚子的兵家論斷。從春秋戰國到秦漢唐宋,中國經歷了各種形態的社會大競爭
《孫子兵法》核心思想包括: 1、“上兵伐謀”——策劃于競爭之前; 2、“不戰而屈人之兵”——策劃直接為競爭的最終目的(是“屈”而不是“戰”)服務。 3、“知己知彼,百戰不貽”——策劃須建立在充分了解
7月31日訊:應著名臺企冠捷科技集團之邀,史憲文教授為其旗下的全球70多位總裁分享了WBSA戰略課程。史教授以背景轉換法原理并飽含幽默與哲理做了開場白:冠捷當家人宣建生被譽為顯示器之父,我可能大他幾
2500年前,數學鼻主畢達哥拉斯把世界的本源歸于“數”,萬物之間的聯系都可用“數”表示,萬事萬物背后都有數的法則在起作用的,數道即世道,數學即宇宙之道。“道”在古希臘哲學家的詞匯中近似“真理”。 也
人類歷史發展到大約公元前500年左右,突然自覺了起來,好象突然懂事的孩子,開始富有理性。其標志是幾乎同時代出現了多位思想的圣人:老子、孔子、孫子、釋迦牟尼、畢達哥拉斯、蘇格拉底……,他們不約而同地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