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歷史觀(三)三 道德管底線,法律管顧忌,兩種社會規范各有分工并行不悖,這是人類經過數千年的探索得出的結論。在此之前,不同時期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民族和國家,曾經有過不同的選擇,有的更偏重法律,有的更
我的歷史觀(二) 二 我們先來看底線和顧忌這兩個概念。 底線是屬于什么的呢?底線是屬于內心的。就是我不作惡,決不作惡。我做事情再怎么樣,哪怕做一些不好的事,也要有一條底線,不能突破。比方說,我偷東西
我的歷史觀 一 有一家媒體問我:你常說,歷史也是可以釀酒的,這代表你的歷史觀嗎?我回答說,不能代表。這樣一句話,怎么可能就代表了歷史觀呢?但這話沒錯,歷史確實可以釀酒。《三國演義》就是歷史釀的酒。不
如今的事情真好玩 如今的事情真好玩。我不管說什么,做什么,總會有人來挑毛病,還得說成是“硬傷”。比如我的幾首詞貼出來,馬上就有人說我不懂詞譜。為了教我填詞,還把“西江月”的詞譜給貼了出來,現引用如下
就諸葛亮“依法治國”答網友非常感謝網友“何處清凈天”的提醒,“法治”與“法制”確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如果我在某個地方搞混了,請明確指出,以便改正。不過我還要多說一句:“以法治國”與“依法治國
我看百家講壇(三)五我們應該怎樣走上講壇 事情其實很簡單。 前面說過,所謂“修理”,所謂“魔鬼的床”,說白了,不過是幫助一部分愿意上講壇的學者,從“做學問的”變成“做電視的”,從“學術人”變成“電視人
我看百家講壇(二)三《百家講壇》是不是“魔鬼的床” 先說“魔鬼的床”。 這個說法的“著作權”是屬于馬瑞芳的,其“論證”之文就收在本書。但讀過這篇文章的人只要不算弱智,誰都看得出馬老師是在調侃。她的態度
我看《百家講壇》馬瑞芳著《〈百家講壇〉這張“魔鬼的床”》序 一誰是最受歡迎的主講人 馬瑞芳教授這本書,是寫《百家講壇》主講人的。在一般人看來,主講人寫主講人,大約不過小菜一碟,其實不然。因為《百家講壇
我讀先秦諸子(四) 七 讀莊得慧 再說讀莊。 和老子一樣,莊子也講“無為”。但老子的“無為”,其實是“無不為”。至少,也是“有所為”。只不過在老子看來,要想“有所為”,必先“無所為”,或者裝著“無所為
我讀先秦諸子(三) 五 讀韓得直面 再說讀韓。 表面上看,韓非與墨子完全不同。墨子代表著當時的庶民階層(賤人)和勞動人民(農與工肆),為他們爭取生存的權利;韓非則代表著新興的地主階級,幫他們維護統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