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曰:“王何所問?”文王曰:“先圣之道,其所止,其所起,可得聞乎?” 太公曰:“見善而怠,時至而疑,知非而處,此三者,道之所止也。柔而靜,恭而敬,強而弱,忍而剛,此四者,道之所起也。故義勝欲則昌,欲
原文:文王問太公曰:君國主民者,其所以失之者何也?太公曰:不謹所與也。人君有六守三寶。文王曰:六守何也?太公曰:一曰仁,二曰義,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謀,是謂六守。文王曰:謹擇六守者何也?太公曰
兩會期間有人就提出了藝術的俗與雅的問題,談到現在的藝術太俗,而應提倡的藝術。 據說趙本山,表示不同意見,表示俗與雅是不分家的,大俗就是大雅。 關于此點我也來談談雅與俗的問題:雅與俗源自于何處呢?雅為大
習近平稱,中國這樣一個大國,這么復雜的國情,領導者要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自覺,要有“治大國如烹小鮮”的態度,絲毫不敢懈怠,必須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治大國如烹小鮮,為老子的道
原文:文王問太公曰:“守土奈何?” 太公曰:“無疏其親,無怠其眾,撫其左右,御其四旁。無借人國柄,借人國柄,則失其權。無掘壑而附丘,無舍本而治末。日中必彗,操刀必割,執斧必伐。日中不彗,是謂失時。操刀
原文:文王問太公曰:“守國奈何?” 太公曰:“齋,將語君天地之經,四時所生,仁圣之道,民機①之情。” 王即齋七日,北面再拜而問之。 太公曰:“天生四時,地生萬物。天下有民,仁圣牧之。故春道生,萬物榮
字畫家們多么讓們感覺自豪的名字啊,一類讓人高而不可及、望而生威、略帶浪漫色彩的一群藝術家。 為何高不可及呢,因為字畫家有一個最大致命要害,活著的時候字畫要高價賣出,同時被受眾們欣然接受,太難了。幾乎是
原文: 文王在豐,召太公曰:嗚呼!商王虐極,罪殺不辜,公尚助予憂民,如何? 太公曰:王其修德,以下賢惠民。以觀天道:天道無殃,不可先倡。人道無災,不可先謀。必見天殃,又見人災,乃可以謀。必見其陽,又見
前幾天有心理學研究生與我QQ交流,她講到她在學佛,而且在學習《弟子規》《了凡四訓》,她認為這些完全是對的。 當我引用孟子的一句話:盡心書,不如無書。這時她就說:弟子規、了凡四訓已經流傳了幾百年,一定有
看到一則消息,《泰囧》與《1942》評獎進入了火拼階段,當然啊,這里可以看出電影的走向與文化特點。 其實電影文化發展到現在,有三大特點:1、紅色電影,顯示國家受難,國家當頭,民族英雄等呼喚民族精神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