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形1
管理環境的不確定性,員工對自主性有更高的要求,用戶擁有更大的選擇權,組織結構日趨扁平化,領導者的實施的計劃、組織、監督、控制越來越無效,目標管理也已無法有效應對,如果過于嚴格要求,他們可能會喪失激情,如果批評過于厲害,他們就會自信心喪失,或者干脆陽奉陰違……
情形2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也讓時空對員工的限制越發薄弱,尤其是知識型員工,正逐漸呈現“ U盤化”特征——自帶技能、隨時拔插。
情形3
做了很多努力,嘗試了很多管理制度,組織中卻仍有60%的員工工作沒有正常產生績效,對工作不走心、沒有興趣、沒有活力……
現實1
我們相當一部份企業沿用的是現在用的9世紀發明的管理哲學,采用的是20世紀的管理流程,而我們所處的時代卻是互聯網時代。績效采用平衡計分卡、KPI,組織還是傳統的組織架構,整個管理核心就還是是”胡蘿卜+大棒“的工業時代管理思維。
現實2
員工不畏強勢領導,追隨認同的領導,認同已超越了領導者本身的優秀,而在于追隨者自身能不能變得優秀。“強勢”就如同為自己塑造了一個堅硬的外殼,阻止了與員工心的交流,因為心是軟的,只有丟掉了外殼,才會產生交流與碰撞!
現實3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每個人生來都認為我才是那個玩家,不是NPC,NPC是路人,是跑龍套的,每個人都想成為希望自己決定在什么時間工作、決定做什么內容,和誰工作……
德魯克認為:“知識型員工不能被有效管理,除非他們比組織內的任何其他人更知道他們的特殊性,否則他們根本沒用。”
在企業發展的過程當中,在今天無論你有多好的判斷,無論你對轉型有多大的意愿,假設不能激活人員,不能真正釋放所有人的能力,不能夠真正地把結構打破,不能夠擁有足夠的創造力,你就沒有辦法面對今天的市場,哪怕你曾經非常成功。今天的企業必須具有變革的特征,跟隨時代的變革而變。你千萬不要說自己是一個互聯網企業,亦或是傳統制造業,你真正應該做的是激活你的員工,成為一個變革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