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軍,趙國軍講師,趙國軍聯系方式,趙國軍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薪酬績效實戰落地專家,著有《薪酬設計與績效考核全案》
    46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趙國軍:老板和HR們,不要再和人才砍價了 
    2016-06-20 2443
     導語  和人才砍價,是老板和HR們的常態。可以美名其曰為“控制人力成本”,也可以歸結為尋求更好的人才投入產出模型。可是明明是個投入產出模型,是需要既考慮投入,又考慮產出的,卻有太多的公司只在投入上斤斤計較毫厘必爭,哪怕是便宜個五百塊錢都是賺的,而不去思考如何能讓人才有更多的產出。所以玩來玩去都是個死局,明擺著就是個雙輸的局面。
    我先來旗幟鮮明地亮出觀點——所有只知道控制人力成本的老板都是無能的,是不值得跟隨的。



    這是一個比較大的話題,請容我慢慢展開。我們先來看看盲目砍價會造成怎樣的不良后果:


    1、互聯網人才市場越來越透明,也早已進入了優秀人才的賣方市場,雇主方依靠強勢地位強行壓價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一分錢一分貨,當你洋洋得意地通過砍價把候選人攬入麾下,覺得自己撿了個大便宜時,就要當心你招募的很可能不是人才,而是庸才。換句話說,能夠忍受你的壓榨而被迫加入的,通常在市場中并不具備強勢的議價能力,他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為人知的短板,只不過你不知道而已。


    2、優秀人才時刻面臨著市場上的各種誘惑,當他覺得自己的價值在砍價的過程中被低估了的話,即使當時接受了你的Offer,其后放你鴿子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可能是在入職前,也可能是在入職后。在我們的統計中,入職前反悔和入職后一個月內離職,有一半以上是和收入有關的。


    3、砍價進入公司的員工,通常都會有一種委屈的心理,感覺各種別別扭扭。這種心理會造成他在進入公司后,容易把各種暫時性的不適應和不順眼無限放大,極大地妨礙他踏踏實實地融入,并盡快為公司做出應有的貢獻。也就是說,砍價其實是一種心理暗示——我其實沒那么重要,也沒那么值錢,順著這種心理暗示,候選人很容易就把自己擺到了將就的位置上,從而限制他爆發出更多的正能量。


    4、對于公司來講,通過砍價的方式來招募人才和控制人力成本,很容易就形成一種心理定式——你看那誰誰誰,985畢業,一線公司背景,他還只拿30K就入職了,你咋就想要35K呢?這是一種極其可怕的心理慣性,一旦形成,以后你在招聘的時候,就會更多地關注人才的成本,而不是性價比,不把候選人的薪資預期往下砍個十幾、幾十個百分點,你都覺得對不起自己,就覺得吃了天大的虧。


    5、我們說,一次兩次,你運氣好,通過不錯的價格挖到了優秀的人才,但那不是常態,企業的招聘策略是不能建立在運氣的基礎上的,而是要建立在公允的市場競爭的基礎上。不幸的是,很多HR和老板會把偶爾的一兩次低成本招募無限放大,HR把這個當做炫耀的資本,老板也因此覺得自己的魅力無窮,并依此建立樣板,希望以后都來個照此辦理。我管這個叫做:占便宜沒夠。你今天出門撿錢了,于是就希望天天出門撿錢,說起來可笑,但確實有不少公司的招聘策略就是這么制定的。


    6、我們說控制人力成本,HR可以這么想,財務可以這么想,但如果老板也把組建團隊的主基調定格在成本控制上時,那么他的整體戰略一定是防守型的,貴的優秀的人才他要么用不起,要么留不住。這通常是老板在發展無望時的一個本能反應。對待優秀人才的態度是極能夠體現一個老板的格局的,吸得來,用得起,留得住,是對老板的全方位的考驗。反之,在價格問題上瞻前顧后,只能顯示出老板的無能。當然,也有的老板或者是HR在Offer談判上顯得極其強勢,貌似很自信,但其實那是另一種軟弱罷了。


    炒過股票的同學們都知道,那些3塊、5塊的股票貌似便宜,風險低,但從來都是不漲的;那些30、50的股票看上去很貴,但一旦啟動起來,幾個起伏之間,就已經過百了。貴和便宜,從來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7、以砍價為主的防守型用人觀,招來的人才的成色一定有限,久而久之,公司當中一定是一大堆兔子,狼就被逐漸擠走了,人才被極度稀釋,密度下降,這就像人的免疫力下降一樣,一旦形成,必然是百病叢生,你還找不到原因。所以說到好公司壞公司,敢于實行薪酬領先策略的公司,并且能夠從成本上負擔得起領先人力成本的公司,通常都不是什么爛公司。當然土豪的公司,亂燒錢的公司,首富之子的公司,可以另當別論。


    你公司沒本事掙到更多的錢,或者是融到更多的錢,當然就用不起牛逼的人才。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砍價的原因都有哪些?


    1、真心是用不起啊,你一個工作2年的算法小孩,雖然是浙大畢業,一線公司背景,但40K的月薪,是真心用不起啊。


    2、控制風險,你雖然履歷上看著很牛,但是不是真的很牛,我也沒有把握,親,先便宜點唄。


    3、薪資結構不允許啊,你是挺不錯的,但和你相似經歷能力的產品經理,在我們公司都不超過20K,我給你25K,其他人腫么辦哩?


    4、你看你之前的公司也不大,我們可是行業第一的公司,光環辣么大,能要你都是給你臉了,還想漲薪,美得你。


    5、這個人和崗位的匹配度沒那么高,過來也就是湊合用,65萬肯定太高,你先就50萬跟他談談吧。


    6、公司發展到今天,都是這班老兄弟拼命拼出來的,后來的人憑什么來了就那么高的薪資,是過來摘果子的嗎?


    7、占便宜沒夠的心理,總覺得通過低價挖了一個牛人,就是極大的收獲,殊不知,出來混,遲早要還滴。


    8、自己對自己沒信心,總覺得牛人不降點薪過來,就是心不誠;或者是一個百萬年薪的人過來,你根本就不相信自己能讓他創造出兩百萬或更多的價值。


    我們都知道用兩個人的錢,招一個人,干3-4個人的活,是最好的人才和激勵結構。但為什么卻很少有企業能夠做到這一點呢?最大的制約在哪里?


    最重要的,你要足夠賺錢,模式足夠性感,足夠創新,你要有足夠的速度,才能留住人才,才能用得起這樣的人才。


    你一個窮屌絲,從內心到外在都窮,咋能追女神呢?即使追上了,你也養不起。


    為了做到這一點,老板必須有足夠的雄心和格局,打從一開始,你想要做的就不是一般的事情。我們經常聽到的砍價原因就是公司之前的薪資結構就是這樣的,憑什么新來的人就一定要突破呢?一旦形成這樣的概念,牛人也就很難進來了,除非你把原來的團隊都解散重組。所以在一開始,建隊的標準就要高,進的人就要強。要知道,人才標準往下降很容易,往上提可是一個非常難的事情。


    所以一切的前提,是老板因為自己的格局和雄心,從最初就要對人才有一個苛刻的標準,并在其后的各種復雜局面中保持這個標準不變。要做到這一點非常不容易,首先你得有極強的掙錢或者是找錢的能力,你得盤活各種資源,到處刷臉,你得扛得住各種誘惑,頂得住各種壓力,比如多年的老同學找到你,想跟你一起干,你覺得價值觀信任感都不錯,但能力和進取心上和你的標準有差距,用還是不用?又比如公司產品推廣急需某種資源,你手頭正好有一個人滿足這個條件,但明顯這個人的合作性比較差,你能下狠心不用他嗎?再比如某個牛人的價格很高,但正是你團隊所缺的那塊拼圖,你能平衡現有團隊的各種雜音,力排眾議地把他引進嗎?


    領著一幫牛人一起干活對于絕大多數老板來講都是一個絕大的挑戰。牛人之所以是牛人,就在于他們能力強,想法多,所以想要的也多,你如果不能以兩倍甚至三倍于他們的速度奔跑,他們轉身就去其他地方了。


    公司人才使用的死循環:公司沒錢或沒能力掙錢——→只能用一般的人——→更沒錢或掙不到錢——→用更爛的人


    公司人才使用的正向循環:老板刷臉或忽悠搭建初始牛人團隊——→掙到或融到第一桶金——→招募更多更牛的人——→公司業績進一步提升,賺錢能力更強,或速度更快。


    所以一個創始人,如果你不是一個牛人,或者也不想成為一個牛人中的牛人,就別在這個模式下瞎折騰了,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其實也挺好。


    用牛逼的人,干牛逼的事,其實就是四句話:會甄別,找得到,留得住,能挖潛。


    會甄別


    你想用優秀的人,首先得能甄別出哪些是優秀的人。各種測評,各種面試,都只能解決部分的問題,即使候選人之前有過怎樣出色的背景和經歷,他也未必在你這里能夠全部發揮。這里在入職前,只給出兩個高潛人才的標準:自己想,能做到。高潛人才的基本特質就是自己永遠都給自己定出極高的目標,并且一次又一次地去達到。


    最近接觸了不少牛人,包括之前接觸的,都是一次又一次挑戰自己的極限,每次達成目標的過程都跟死過一次差不多,都說下次再也不這么折騰了,但稍微喘兩口氣,沒過多久,就又閑不住了,開始了下一次死去活來的歷程。就在這樣的一次一次死去活來的過程中,他們也就變得越來越強大。


    當然,入職前甄別永遠是不完整的,帶有風險的,更重要的在于入職后的甄別,高標準的建隊原則一定是伴隨著嚴格的淘汰機制的,把一個庸才留在優秀的團隊中,優秀的人看到老板也不干掉他,會感知到明確的負向激勵,導致的是整體團隊的水平下降,人才的稀釋就是這么來的。在這點上,尤其不能湊合,很多高潛高績效團隊的組建失敗,其實就是來源于某一兩次的標準降低和心慈手軟。


    找得到


    這不是一篇探討招聘的文章,所以技術性手段不多贅述。只強調一點,招牛人永遠都是老板的事情,你可以把一些事務性工作分派下去,但核心的策略一定是在你這里,而不是HR。招人是公司最重要的投資,這個上面投不好,一切都完了。去找投資人,你咋不讓別人去呢?并購的事情,你咋不全部交給財務呢?所以,拿出你噴投資人的勁頭去噴你的人才吧。


    留得住


    好吧,其實很簡單,你只要夠賺錢,發展速度夠快,并且愿意分享勝利果實,什么樣的人才你都留得住。反之,你有再多的愿景,再好的員工關系,再美妙的企業文化,再豐富的Team Building,加上你100分的顏值,也是白搭。

    做企業追求的是重劍無鋒,辣么多的花架子,你除了把自己騙了,還能騙誰?更何況那些“知識越多越反動”的牛人了。


    能挖潛


    本來是80分的牛人,如果到了你這里還是80分,那在人才的使用上,你頂多就是個不虧不賺。牛人只所以成為牛人,他們對于個人的成長都是極其在意的。要想在人才使用這件事上賺大錢,能把初露崢嶸的小牛在你的體系中培養為大牛,這才是你企業的價值所在。一個百度的T4,如果在你這里成長為T9或T10級別,一個年薪20萬的新新人類,如果三年時間竄到了百萬,你的雇主品牌想不好都不行。


    不過歸根到底,你作為老板,在這當中成長了多少,你的企業,在這當中又成長了多少,是留住人才的關鍵。這兩年觀察創業企業,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這個創始人我幾年前見什么樣,能干什么,幾年后還是只能干這些事的,通常企業發展的都不怎么樣;而那些自身成長速度極快的創始人,一年前我可以俯視,一年后我只能平視,或者是仰視的老大們,他們的企業無一例外都在良性健康的軌道上。


    所以你想挖手下牛人的潛力,先挖挖自己的潛能可好?當你抱怨手下人動作慢,不成長時,先照照鏡子自省一下,看自己這三個月,這半年是否大步前進了。若非如此,你有什么資格要求別人?


    有關招人砍價這事的結論
    你有砍價那勁頭,與其在候選人這里斤斤計較,糾結于那個萬八千的,先把業務做強做大如何?先找來更多的錢如何?先把現金流做正如何?如果你沒這個能耐,即使人才免費給你干,又當如何?


    這世上哪有什么選擇焦慮癥,只是你錢少罷了。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m.transparencyisgood.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 91福利一区二区| 无码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 日韩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综合一区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亚洲中文字幕丝袜制服一区| 不卡一区二区在线| 日韩爆乳一区二区无码| 国产av一区最新精品|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精品国产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性色|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 在线成人综合色一区|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农村人乱弄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精品一区二区91|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播放|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女少妇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3d动漫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老子无码午夜伦不 |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丝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 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