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流動是精益思想的五大原則之一,是精益思想的中堅,其目的是使價值不間斷地流動起來,這是精益生產中最精化的部分。
流動是精益思想的五大原則之一,是精益思想的中堅,其目的是使價值不間斷地流動起來,這是精益生產中最精化的部分。早在1913年,亨利?福特把轎車組裝生產線設計成連續流動的生產,使福特的T型汽車的組裝下作量減少了90%,他是最先認識到流動潛力的人。那是個生產導向的時代,流水線的大量生產是合理的也是最有效率的方式。但是精益生產的挑戰在于多樣少量的生產時代是否也能夠創造出連續流動的生產?連續流動的概念在精益生產中之所以如此重要,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流動能讓浪費可視化
精益的目的是在為客戶創造價值,消除企業內部浪費,降低成本,實現企業與客戶的“雙贏”,通過對流動過程進行分析尋找造成流程中斷或遲緩的原因,就好像水流一樣,看上去連綿不斷,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只要有阻礙的地方,水流就會遲緩,甚至停頓,浪費就是導致水流遲緩或停頓的阻礙,很容易就會被發覺。
二、流動能讓價值最大化
在價值方程式中,客戶的價值會因成本、品質和交期的優化而最大化。而流動能讓浪費凸顯,進而消除浪費,降低成本。流動能讓速度加快,驅動品質提升。同樣地,不間斷的流動能確保交期,三者皆因流動而達到最佳化。
三、流動能讓員工積極化
流動的概念讓過去功能性的組織和運作徹底改變成團隊合作。精益的方法是要重新定義職能、部門和企業的作用,使他們能對創造整體價值做出積極的貢獻。使價值流動起來才能真正符合客戶的利益,進而也為員工創造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