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學習與傳統培訓聯姻
——行動學習與傳統培訓孕育出的行動學習式課程——
文/謝言川
手機與計算機系統組合后,產生了智能手機;手表與手機系統組合后,產生了智能手表;在日新月異的時代背景下,我們看到了創新的魅力,已經對未來的顛覆功能。自媒體視頻脫口秀《羅輯思維》主講人羅振宇,在一期節目里,宣布有道云筆記將為《羅輯思維》定制開發一個公眾賬號,他號召粉絲更多把自己的讀書所得分享到這個賬號上,“讓知識在這里瘋狂地做愛,并生出娃來。”蘋果的交換只有一個蘋果,知識的交換將產生更多的知識。今天我們就討論傳統培訓和行動學習聯姻。
行動學習與傳統培訓聯姻后,能不能生出娃來呢?
傳統培訓主要做三項工作:傳播知識,訓練技能,調整態度,追求一個目標:企業經營的目標;行動學習只干一件事情:解決問題;追求兩個目標:個人的成長和組織績效的實現。他們兩者有共同之處,當然,差異也非常大。傳統培訓的幾乎所有的案例都是死去的案例,進入的培訓圈都是體驗圈,傳統培訓對于學員的領悟力,遷移能力要求非常高。而行動學習是帶著組織實際存在的問題,去尋找解決方案,行動學習對于學員的綜合素質要求非常高。
傳統培訓呈現的是專業內容,講師是內容專家。“三人行則必有我師”,行動學習充分的認識發揮學員的主觀能動性,學員升級為講師,是內容專家,而講師不再定位為內容專家,成了催化師,升級成過程專家。內容專家與過程專家相結合后,促成組織的問題解決和目標實現。
行動學習與傳統培訓結合后孕育出行動學習式課程
有些企業實際存在的情形是:學員的專業知識還不夠,還不足以應對當前企業存在的問題,企業又有需求希望在課程現場去解決問題。應對這些需求,筆者把傳統培訓與行動學習組合后,產生的行動學習式課程,將能滿足這類企業的需求。而行動學習式課程的三大主線是:流程線,方法線和專業線,最后形成合一模式:推動組織績效、組織價值和學習目標的實現。具體的模式圖如下:
上圖的外環是組織的要求,內環是行動學習式課程催化過程,集流程線,專業線,工具線,交融在課程中,實現課程現場既能解決問題,又能實現學習與成長。三線中的流程線,方法線和專業線具體是:
流程線:通過企業提出實際的問題,催化師扮演“過程專家”的角色,針對不同類型的問題設計有針對性解決流程和步驟,建立問題的解決框架;
內容線:針對學員專業內容的不足或欠缺,催化師同時發揮“內容專家”的作用,補充和傳授相關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彌補學員在知識、技能上的短板和不足,更好地將學習與行動結合起來;
工具線:應用具體、可行、有效的工具和方法,通過群策群力、團隊共創、開啟全腦智慧等方法和工具來激發團隊智慧、尋找共識和創新思維范式,為問題尋找到解決的措施。
行動學習式課程的案例分析
我們以《行動學習式執行力訓練》課程作為案例,來分析行動學習式課程設計的思路。行動學習是解決問題的,那行動學習式課程也聚焦于解決問題。因此,無論什么類型的行動學習式課程,都需要提出組織實際存在的問題,否則,我們又進入傳統培訓的循環圈了。要做好《行動學習式執行力訓練》課程的前提,每個學習小組要先尋找組織存在執行力不足,具體體現在哪些問題上,我們聚焦了組織實際存在的問題,接下來就進入標準的三線設計模式。
行動學習式執行力的流程線:
行動學習式執行力訓練,筆者設計了一個通用的解決流程,第一步:清晰執行的目標,將組織問題轉化為具體要高效執行的目標;第二步:尋找關鍵行為,關鍵行為是能影響組織結果的,因此在這一問題解決中,需要學習小組尋找到關鍵行為;第三步:建立目視管理圖,幫助團隊成員隨時關注我們問題解決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確保每一個團隊成員知道發生了什么;第四步:執行跟進和監督,針對關鍵行為和目視管理圖,小組成員建立完整的行動計劃,制定行動跟蹤,監督和檢查機制。
行動學習式執行力的工具線:
行動學習式執行力訓練,有具體的流程后,我們圍繞這些流程將課程中需要用到的工具穿插進課程內容中,例如目標設定工具、8020管理工具、行動計劃表、城鎮化會議、SFFW分析法,目標分解法、目視管理圖法、智慧導航法等等一系列的方法和工具將廣泛的應用到各個流程中來。
行動學習式執行力的專業線:
有很多企業員工在執行力的基礎和專業還不足,通常作為講師也需要普及執行力的專業內容,在執行力訓練的課程中,筆者將普及執行戰略、組織執行層級、執行者的角色、執行目標的干系人分析、執行監督系統、執行的保障體系、組織執行的常見問題及其化解方法、高效執行的循環系統等執行力方面的專業內容。
三線合一的執行力訓練模式圖:
結語:
行動學習式課程有效的實現了知行合一,將組織實際存在的問題和課堂教學有效結合起來,將傳統課堂轉變成問題解決現場,通過現場的問題解決來推動學習落地,將學習與組織行為結合起來,實現學習的價值最大化。
謝言川:中國早期的行動學習研究者和應用者,致力于行動學習的實踐與傳播。
關注行動學習、行動學習在傳統培訓中的應用和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