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社會中不是孤立的,人的存在是各種關系發生作用的結果,人正是通過和別人發生作用而發展自己,實現自己的價值。所以,我們必須適應自己周邊的環境。
積極適應是指自覺參與社會活動,改造、變革社會環境,同時改造、發展和實現自己。消極適應就是指被動地受社會環境影響,不斷調整自己,消除緊張不安,爭取為社會所容納和承認。
人要生存、發展要適應這個社會,不管是消極適應還是積極適應,怨天尤人是徒勞的。一個人不能適應社會或周圍環境不論有多大的理想抱負都是難以得到承認或實現的。
社會環境發生變化也需要我們去適應它,否則就會陷入心理危機。個人對社會的消極適應或者說對人際關系的適應主要取決于他的性格和品行因素,看一個人的社會適應能力,他的性格、人品因素要比他的智力因素重要得多。
我們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里,都學會了獨有的思考和行為。人類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逃避痛苦和得到快樂,借著這股力量可使我們舊有的行為改變,也可以幫助新行為的定型。
在改變自己的過程中,人們很容易產生焦慮、挫折、無助感,這是許多改變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我們想改變自己的行為,有個有效的辦法就是:把我們的舊行為和痛苦連在一起,而把所希望的新行為和快樂連在一起。
改變自己的行為與態度,不管是用何種方法,都得經過下述六種簡單步驟。這六種步驟是改變你的不良行為的基礎,能直接且有效地使我們改變,幫我們消除痛苦而得到快樂,且不會有任何不良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