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力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所以我喜歡以積極的心態來取代毅力。那么到底什么是積極的心態呢?積極的心態就是正確的心態,它包括:信心、希望、樂觀、勇氣、主動、決心等正面的態度。這些正面的態度和負面的情緒是不能同時存在的,所以它會防止煩惱、厭倦、憤怒等負面的情緒,將工作壓力轉變為能量,讓你能堅持到底,確實執行計劃。由此可知,積極的心態比毅力更能夠使計劃確實的付諸實踐。
對肉體和精神的影響:
積極的心態是肉體和精神上的營養素。心理藥物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人體能產生一種類似天然嗎啡的物質,這種物質能在人腦和脊髓中的神經末稍產生特別的作用。這種天然的內在毒素叫做「印豆芬」,由人腦悄悄的利用,它能減輕由不愉快的刺激所引起的痛苦體驗。經由積極心態的刺激,你的體內便可以產生印豆芬,來幫助你忍耐痛苦,克服憂慮,將壓力轉變為能量。
相反的,消極的心態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健康,使身體不能抵抗每天的緊張、失望、壓力和失敗,這些情緒和每一種疾病,從普通的感冒到癌癥,差不多都有密切的關系。
因此,心理影響生理早已是醫學上被證實的事實。
培養積極的心態:
要培養積極的心態,你可以經常在腦中想一想成功景象,如此就會激起強烈的成功意念,對你產生信心、希望、主動、決心等心態。而且,你不應花時間煩惱,因為煩惱大部分都是幻覺,你所煩惱的事絕大部分都不會發生,如此,你就會以樂觀的心情面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