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是時間管理之大敵,即使努力避免,還是難免有拖延而誤事的時候,如貪睡個幾分鐘,或未如期完成某些事務(該打的電話、該回的信、該交的稿子、該完成的企劃案等)??杀氖?,許多人找借口原諒自己的拖延惡習,不在乎拖延對自己形象的破壞力,或對別人權益的損害。拖延是種不尊重自己及別人,不負責任、沒有信用的行為,我們不可小看了它。拖延久了,不只是別人不敢再信任我們、對我們托以重任;自己的心理壓力也會日大,自信心日損。后者的損失才更可惜。所以,要確實的管理時間,非從建立守時及把握時間的好習慣開始不可。例如:
1.準時赴約、開會、上課等:開會、宴席常有等一等的習慣,一等就是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大家都視遲到為理所當然。希望日后不論正式或非正式的聚會,都以準時為原則,盡量縮短等待的時間,最好準時開始。以會議及上課來說,還應準時結束。
2.遵守時效及期限:以前沒有消協的存在,所以許多過期貨物仍然上市,使消費者無辜受害。如今不僅是食品、藥品應有時效性及期限的觀念,做事亦然,也要遵守預定之期限,不能拖到遙遙無期的地步。
3.尊重別人的時間與生命:若能說話簡要、做事不拖拖拉拉,對己對人均有莫大的益處。尤其是不會耽誤別人,更是種尊重別人時間及生命的美德。所以我們不要隨便找人聊天,講話不要長篇大論,做事要如期完成,人人如此,大家都能獲益。
4.口惠而賓至,信守諾言:不少人口惠而賓不至,若只是不要緊的小事,別人頂多覺得你是個沒有信用的人;若事關重大,則事后不易彌補。有些人常有拖延的口頭禪,如:過兩天還給你、等一下、馬上就好、我會抽空去做、快好了、快好了等。最糟糕的是拖延后索性避不見面,以為就能逃掉一關。學生求學時若存著拖延的心態,一直用功不起來,一直無法改過,就永遠沒有進步的時候。上班族亦然,千萬不能嘴上說:沒問題!一定改進!其實仍在拖延,如此就永遠沒有前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