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大家閱讀本期益至講壇的內容。我們歡迎工廠企業帶著問題來參與我們每周六開展的免費精益研討沙龍。
- 1 -
人才是每一個企業最寶貴的財富,如何培養優秀的人才,如何用最小的資源創造最大價值的人才,精益人力資源管理都能做到,精益管理主要就是消除浪費,降低成本達到利益最大化,將其運用到人才培養中,能夠有效提高人才培養的效益,將精益管理思想應用到人才培養中是大勢所趨。
- 2 -
精細、有序、效益是企業推行創新型人才培養精益管理的要點。“精細”指人才培養管理制度和考核辦法力求細化、量化,操作性強,覆蓋全員,全方位、全過程。
“有序”指人才培養流程和實施協調運轉,強調人、財、物、信息等資源的高效流動和優化配置。“效益”指杜絕一切形式的浪費,追求人才培養效益最大化。
- 3 -
1、明確管理策略,確保責任可追溯
實施全員培養與重點培養相結合;學用一致和按需培養相結合;統籌規劃與分級實施相結合;優化配置和資源共享相結合;目標與責任相結合;薪酬驅動和員工成長相結合。其中建立薪酬考核機制,將學習培訓結果與員工崗位掛鉤;強化競爭上崗及技術、技能專家管理,健全人才隊伍建設與管理長效機制,為員工成才開辟通道、通過基于員工職業教育及崗位培養職業生涯管理,激勵全員積極參加學習、提高素質。
2、量化管理,確保目標可衡量
以項目化管理實現精益化,打造與企業發展相適應、結構合理、技能過硬、技術精湛、素質優良的崗位能手、業務骨干和管理創新人才隊伍。根據企業發展確定全面的培養管理指標體系,明確年度最佳目標值,管理指標體系分為同行業對比、專業管理及輔助等三方面量化指標,具體目標值于每個考核期期初公布下發,期末組織考核,并持續更新。
3、優化管理流程,確保管理規范
探索“縱向職能管理、橫向項目管理”矩陣式人才培養組織模式,管理流程考慮盡可能簡化、細化、標準化,從培養需求分析、計劃、項目實施、任務分解、過程記錄、監督檢查及總結等方面加強精益控制。通過流程的梳理及對各節點崗位作精確分析和表述,明晰“責、權、利”關系,使工作目標量化,不能量化的盡量細化。因此,需要做到深入分析,統籌策劃。在項目實施后形成人才培訓培養情況反饋表、項目學習評估、項目行為評估、項目效益評估和項目評估報告和改進意見報告,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每月對各單位人才培訓培養情況檢查總結,并制定獎懲方案。
4、健全組織體系,增強風險控制能力
企業成立由企業總經理任主任的人才培訓培養委員會,主要負責組織實施和指導開展、檢查和考核推行精益人才管理工作開展情況,明確職責,保證從計劃、實施、指導、監督、檢查、評估和考核全過程目標管理,確保項目可控在控。
人才培訓部為保證精益管理工作目標的實現,將日常管理指標、階段目標、規章制度和工作標準建立完善執行情況、上次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等完成情況納入企業年度經營管理考核指標體系。每季度對各層面、各系統推行精益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主要內容包括:監督檢查的主要情況、對被查系統的評價、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分析意見、需要改進的主要方面及管理建議。各業務主管部門對各單位的問題整改完成情況進行年度匯總,將全年監控結果反饋企業人才考核委員會辦公室,作為對各單位年度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5、創新方式,增強人才培養效能
首先,加強后續學歷教育管理,同時,注重培養方法的實效性。通過舉辦專題講座、專家授課、借鑒交流等有效方式,開闊員工新視野、新思路;積極采用網絡、多媒體教材課件、啟發教育、情景模擬、對策研究等手段,增強培訓吸引力;在專業技術帶頭人中引入“導師帶徒制”,建立一支專業門類齊全的導師隊伍,以導師帶徒的形式,幫助新入公司的員工、能力不高的員工和工作業績不好的員工提高工作技能,解決工作難題,提升工作績效,實現知識和經驗的共享和傳遞,達到人才培養、提高人才培訓經費使用效益。
其次,加強人才教育培養設施建設和手段的創新。運用網絡資源,設立“優秀課件”,擴大培訓培養覆蓋面;組織專題研討、論文交流,開發喜聞樂見的拓展培訓、考察學習、送技能人員到廠家提高技能等手段構筑多元學習平臺;加強核心價值觀教育等,增強“敏感、敏銳、敏捷”意識,提高員工工作主動性。培育精益管理文化,用“企業發展我發展,以企業發展為己任”、“安全生產,我的責任”等理念教育引導員工,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結合崗位練兵、技術比武、崗位練兵、技術問答、競賽調考,崗位明星、金牌員工評選等活動培樹典型,激勵員工不斷提高崗位技能,激發崗位成才。
6、建立信息支持平臺,確保成效可評估
一是健全人才培養精益化管理信息系統。二是搭建精益化人才培養平臺。充分利用企業網站及板報等形式辦培訓簡報,報道培養動態,宣傳方針及政策,豐富載體,以QC等群眾性創新活動為基礎,拓寬學習與創新領域,提高員工創新水平;各類競賽結束后通報情況、總結經驗,完善人才培養管理信息系統,實現資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促進人力資源規劃方案的及時更新和完善,推進人力資源管理的信息化、科學化和規范化。
7、健全控制機制,持續改善
一要健全人才培養機制。成立人才培養績效考核組織機構,確定考核流程,建立檢查、評估及反饋體系, 建立切實有效的激勵機制,健全控制制度,完善考核指標體系及評價標準,形成培訓、考核、使用、待遇、發展一體化機制,以公平、公正為原則,不拘一格培養使用人才,釋放人的潛能,引導員工以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營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良好氛圍。
二要建立以競爭上崗為主的崗位動態管理機制。對空崗堅持以招聘、選聘等擇優上崗的用人方式,堅持用“公平、公正、公開”,增加選人的透明度,實行崗位輪換制度,作到人盡其才,崗盡其能,做到人員能夠交流,崗位可以變動,打破一崗終身的狀況。建立和完善選拔、競爭、淘汰機制,做到人員能進能出,崗位能上能下。
三要保證考核公平。加強對待崗和轉崗員工的培訓管理和推薦上崗工作,形成真正的公開、公正、公平的擇優上崗環境。推行全員績效考核制度,建立包容機制,允許創新失誤,營造寬松、適宜的創新工作氛圍。并且合理設置公司薪酬分配體系,將獎金與工作業績掛鉤,實行多勞多得。注重目標激勵,公開推薦選拔中層干部,人人有推薦權、人人有被推薦權,讓所有人都看到希望,選拔人才看綜合能力、看工作實績、看公認程度,不拘一格選拔人才。
- 4 -
企業人才培養在精益化管理實施的要點,推動精益化人才培養管理:
一要轉變原有的思維模式,規范是人才培養秩序起碼的保證,可避免管理的顧此失彼。
二要強化執行力和信息技術支撐。依托信息技術,管理人員能隨時獲得需要的數據,實現精益控制,要杜絕一些浪費。
三要杜絕一切耗損培養質量的行為。
四要監督和檢查保障體系。實施精益人才培養管理可推動企業從粗放管理走向優秀,但要防止過于僵化的標準細節束縛員工個性發展。
企業人才培養精益化管理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是一種精益求精的系統文化,構建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精益化管理通道,提升員工綜合素質,是企業的一項長期戰略任務。因此,要想全面做好精益化管理工作,必須以科學發展觀和人才觀為指導,在突出企業文化特色、突出實踐特色。
圍繞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發展進程中,善于提煉和總結經驗,特別是在精益化管理的典型推動、載體運用、科技信息支撐等方面要有新的探索和提升,進一步創新人才的培養、考核、使用、待遇、發展一體化機制,營造追求精益質量的文化氛圍,激發員工立足崗位創一流的學習動力,全面提升企業管理效益。
- 5 -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大家對精益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有什么看法?或者有什么工作心得?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聊聊。另外,如果覺得此文讓你小有收獲,別忘了轉發朋友圈哦~
在廣州地區的企業家朋友歡迎您帶著問題來參與我們每周六開展的免費精益研討沙龍,想參加的朋友,可以在百度直接搜索“益至咨詢”就能找到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