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1、進行問題解決時的程序
(1)認識事情現象
(2)取得數據
(3)比較、研討、判斷
(4)行動
2、為查明原因
3、需整理數據所持有的信息,并進行正確篩選。
二、QC舊七大工具
1、檢查表
(1)定義
(2)目的
(3)要點
(4)事例
不合格要因調查用的檢查表
點檢記錄用的檢查表
2、柏拉圖
(1)定義
(2)目的
(3)制作程序
順序1:編制表格整理數據
順序2:繪制不良分析圖
(4)柏拉圖的效果
3、特性要因圖
(1)定義
(2)目的
(3)編制程序
(4)QC的要因、主要原因、原因的意思
4、散布圖
(1)定義
(2)目的
(3)編制程序
順序1:收集對應的數據
順序2:取出最大值和最小值
順序3:畫出散布圖的橫軸和縱軸
順序4:在橫軸和縱軸的數據的交叉點上打“●”。如果兩個數據的打點重疊就用“”表示。
順序5:填寫零件名稱、工序名、數據的組數(n)檢查期間、制作日期、制作者等。
(4)看法:右上的傾向・・・「有正相關性」
右下的傾向・・・「有負相關性」
5、直方圖
(1)定義
(2)目的
(3)編制程序——案例說明
順序1: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
順序2:決定臨時的組數
順序3:用以下公式計算組距的寬度
順序4:用數據的測定單位湊整組距寬度的數值
順序5:決定組的最小界限值。
順序6:計算組中點
順序7:計算次數并作出次數分配表
6、控制圖、圖表
(1)定義
(2)目的
(3)內容定義
7、層化
(1)定義
(2)目的
(3)對象的項目
(4)事例
三、QC新七大工具
1、關聯圖法
(1)定義:寫出可考慮到的要因,以箭頭連接要因與結果將其相互關系繪制成可視狀態的圖形,以找出有效手段的手法。
(2)事例
2、親和圖法
(1)定義:將相關者對數據感覺到的各種內容利用「語言」來表述,并匯總其中的共同點, 將整體的姿態繪制成可視狀態,以明確「問題何在」的手法。
(2)事例
3、系統圖法
(1)定義:想尋找問題解決的手段•方案時和想要明確改善對象所構成的要素時使用的手法。
(2)事例
4、矩陣圖法
(1)定義:應研討的數個項目排列為行和列,其交叉點就是相互關聯的程度, 從中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的思路時使用的手法。
(2)事例
5、PDPC法
(1)定義:在實施計劃方面應事前預測所能考慮到的各種事態,為避免意外事態的發生,使過程的進行盡可能朝著希望方向發展的手法。
(2)事例
6、箭線圖法一
(1)定義:是將作業的流程表示在網線上,把握整體的流程,找出會對進度產生很大影響的作業,高效的對進度實施管理的手法。
(2)事例
箭線圖法二
(1)定義:與甘特圖相同,按各作業所需的總天數標注上相應長度的箭頭,將作業以箭頭圖的形式注明先行・后續・并行的關系,并以箭頭線和結合點表示的圖形。因不計算日程,所以可簡單使用。
(2)事例
7、矩陣數據解析法
(1)定義:從統計學角度計算采用矩陣圖法分配的眾多數據,利用圖表表示〝相關性的強度”,以更好地預測各種數據(要素)并加以整理的手法。
(2)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