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案例討論
1、生活中的精細化問題
2、 精細化解決之道:模擬到數字
二、什么是精細化?
1、精細化定義
2、中國精細化管理先驅企業
3、農耕文化與員工
(1)粗放的農耕作業形成粗放做事的習慣
(2)員工的壞習慣
(3)員工可以改變,農耕社也可以改變
4、精細化管理的特征:
(1)精
(2)準
(3)細
(4)嚴
5、精細化管理的方法體系
(1)第一層:理念層次
(2)第二層:基本方法層次
(3)第三層:具體方法層次
(4)第四層:方法的綜合運用于解決重點問題和部門問題
三、精細化管理的八大方法
1、方法一:細化——大功于精細
2、方法二:量化——沒有量化就沒有精細化
3、方法三:流程化——高效來自流程改進
4、方法四:標準化——有標準,才能執行到位
5、方法五:協同化——銜接配合是提高系統效能的前提
6、方法六:經濟化——向節約成本要效益
7、方法七:實證化—精細化管理,需要求真務實
8、方法八:精益化—優勢源于求精
四、精細化導入
1、兩個任務
(1)提升執行力
(2)解決銜接配合問題
2、三大原則
(1)實效性原則
(2)簡單性原則
(3)可操作性原則
3、五項注意事項
(1)權力集中
(2)責任個人化
(3)管理者“連坐”
(4)管理者是決定性因素
(5)以事為本
4、精細化導入的四個階段
(1)第一階段:評估
(2)第二階段:策劃設計
(3)第三階段:實施
(4)第四階段:再評估
5、名牌企業為什么學不會
6、讓人不該、不想、不取、不能的配套措施
五、執行力促進
1、執行的的指令——將崗位職責撕下來
(1)單項任務、階段性工作、臨時任務的布置:八大要素
(2)十種類型工作與日常工作安排
2、執行的促進——執行不到位時因為管理的不到位
(1)促進執行的培訓
(2)促進執行的教練式輔導
(3)促進執行的示范表率
3、執行的控制——執行不力說到底是控制無力
(1)管理中心內容是控制
(2)學海爾
(3)防微杜漸,罰一儆百
4、深入執行末端――提升執行力的關鍵環節
(1)云端管理--誰都想做超脫的管理者
(2)問題出自執行末端
(3)切莫指望執行末端自己會去發現問題
六、鏈接配合與結構效率
1、企業的九大鏈條
(1)產出鏈
(2)物料供應鏈
(3)質量鏈
(4)財務鏈
(5)成本鏈
(6)信息鏈
(7)決策、指令、管理鏈
(8)執行鏈
(9)服務鏈
2、結構效率推進效益提升
(1)匹配法
(2)補位法
(3)短木板改善法
(4)常務委員流再造法
七、執行不到位,上司有責任
1、執行的結構
(1)狹義的執行模式
(2)執行鏈和管理鏈
(3)執行不是管理
(4)執行下移與角色轉換
(5)精細化管理的發力點
2、執行半衰規則
(1)執行打折扣
(2)實足工作時間
(3)執行半衰原則
3、執行不到位的兩類原因
(1)執行不到位的兩類原因
(2)個人與組織不合作
(3)不合作的表現之一--偷懶(付出最小化)
(4)不合作的表現之二--偷利(私利最大化)
4、執行不不到位上司有責任
八、強力執行目標
1、發現精確目標
(1)目標的約束
(3)多目標的沖突
(3)系統優化
(4)通用可比
(5)實用性
(6) 結果導向
2、盡職、盡責、盡力地實施目標
(1)自我控制
(2)監督與檢查
(3)均衡調節
(4)橫向均衡
3、考核鏈的有效運作
(1)建立考核監測隊伍
(2)最高管理層支持
(3)各級人員目標明確、利于考核
(4)認真考核認真兌現
4、目標評價指標的設置
(1)目標值
(2)協作情況
(3)目標進度的均衡性
(4)個人工作評價
九、優化運營流程
1、從流程分析開始
(1)流程的輸入與產出
(2)流程狀況的因果分析
(3)工作流程的構成
2、流程壓縮空間
3、 隱藏的流程浪費
(1) 浪費在哪里
(2)使流程更具靈活性、可預測性和穩定性
十、提升工作效力
1、發現問題
2、改進方案
3、挖掘潛能
4、界定職責
十一、成本革命
1、 在各個環節控制成本
2、 以目標成本為限
3、 成本發生在作業之中
十二、杜絕內患
1、 構建內控機制
2、 沿著程序抓好內容
3、 從基本業務流程實施內控
十三、業績度量
1、 評估業績特征
2、 全面度量的維度
(1)顧客服務
(2)產品/服務
(3)業務流程
(4)支持性流程/服務
(5)員工
(6)供應商
(7)技術與創新
(8)成本
(9)財務
十三、企業標準化
1、 強力推行執行標準
2、 管理活動標準化
3、 案例分析
十四、精細化的困難和實施過程中的思考
1、 觀念
2、 習慣
3、 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