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現場,“5M”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我們每天的生產經營活動都是圍繞它進行的。
“5M”指的是:
●人(Man)
●物(Material)
●機械(Machine)
●方法(Method)
●資金(Money)
人(Man)、物(Material)、機械(Machine)的有效組合利用決定了方法(Method)、資金(Money)的有效利用,是經濟生產的基本要求。
1.瓶頸作業
一種產品要多個工序才能完成時,要注意是否有“瓶頸作業”,即生產速度是由最慢的工序決定的。
?。?)由人員控制的場合(勞力密集型)要做到能力、設定均衡化;
?。?)由設備決定的場合(資金密集型)要做到減少通用的、大型的設備,專用的、小型的設備具有價格低、靈活的特征,更具備柔性生產的實力。
2.生產方式
生產方式一般有兩種:
?。?)按產品性能區分、配合的生產方式,如沖壓部、噴油部、組裝部、包裝部等;一環扣一環,容易積壓大量半成品,屬于專業化分工,稱為“分割作業”。
?。?)按產品類別區分的生產方式,如驗鈔機生產部、收音機生產部、吹風機生產部,這種分割方式可設計流水線作業,達到高速度,但設備可能會重復投資,稱為“一體化作業”。
3.人員培訓——多技能化
專業化的大生產,人員相對專業化、固定化;而柔性生產則需要多能的技術型員工,才可適應多品種少量生產方式。我們必須通過培訓、輪崗等各種方式提高員工的多技能化。
4.站立作業
家電或電子行業,幾乎100%都是采取坐式作業,這樣雖然可以減少作業員的疲勞,但不利于員工集中精神,提高操作效率和互相協助。站立作業雖然會使員工有一段時間的適應期,但效率最少可以提高15%以上。
部分公司甚至連檢查人員也采用了站立式作業,效率當然不可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