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維之所以在短短的時間脫穎而出,主要在于他重視了市場的包裝與策劃,而其他老師沒有余世維的成功還在于他成功演繹了幾個理念:一個是執行力的理念,一個是經理人要修正自身錯誤的理念,他將這兩個理念深入展開,吸引了全中國經理人的眼球。
我們日常打開郵箱、我們收到信函、我們看到廣告、我們走進電梯,都可以看到余世維的大名在四處傳播、無孔不入,我們隨意掃描,即可感受到他的培訓風暴。不可否認,最近兩、三年,全中國管理培訓界、企業管理培訓言必稱余世維,余世維培訓一時滿城風雨、風起云涌、鋪天蓋地。那么,余世維風暴是怎樣形成的?
余世維通過個人包裝不斷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主要采取光盤傳播、網上炒作、形象包裝、學院獨家代理(清華、北大、時代光華)等方式,短短時間成為中國培訓界一位炙手可熱的風云人物。余世維的課程策劃注重細節、表達生動、重視現場效果,是其課程一再受到追捧的重要原因。余世維課程策劃和包裝定位職業經理人,抓住市場熱點與敏感話題,特別是企業老板與職業經理人關心的主題進行準備,個人簡介、廣告推廣與課程提綱都渾然一體,注重品味,吸引了大量的眼球。
法寶一:市場炒作、網絡傳播
一”盤”散沙,一”網”打盡。炒作是余世維第一大法寶,不管是有意無意,可以說絕大多數人了解余世維都是從光碟開始的,而且是網上提供下載的視頻文件。光碟與視頻文件鋪天蓋地,無孔不入,造成了余世維風暴的雛形,某人壽公司及電信公司內訓光碟的“曝光”與流傳,極大提高了余世維的知名度,使余世維風暴的形成成為必然。光盤、視頻的傳播需要網絡,文章、思想、書籍的傳播需要網絡,網絡是一個最低成本的傳播工具,余世維將網絡傳播與下載功能發揮到了極致,將中國職業經理人一網打盡。據說余世維成為互聯網當今人物排行榜內唯一的一個進入點擊率排名前50名的培訓講師。余世維在互聯網的影響人盡皆知,余世維的經銷商也是通過互聯網來傳播其管理思想,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圖書是培訓師與顧問師營銷的利器,不過相對而言,余世維的圖書遠沒有他的講課受歡迎,不過余世維的圖書通過各種方式也給他帶來了更大的影響。2005年3月25日,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時代光華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余世維博士正版力作《贏在執行》新書發布會”在北京大學英杰交流中心舉行。此次新書發布會將面向時代光華分布全國的200多個分會場、近4萬名參加培訓的各界人士同步直播,對于余世維品牌影響力的提升也有目共睹,不可忽視。
啟示:
在激烈的競爭中,余世維之所以在短短的時間脫穎而出,主要原因在于他重視了市場的包裝與策劃,而其他老師沒有。從課程到市場,從簡歷到口碑,這一切都經過了精心的策劃與炒作;很多臺灣及大陸的專家教授也有很好的背景與專業的技能、良好的口才、實戰的經歷,但是沒有像余博士一樣成功,原因是沒有系統的包裝與推廣意識,99度的水缺一把火,也成不了開水。
法寶二:舞臺表演、語言風暴、故事煽情
一”表”人才,一”語”千金。正如網上評價的那樣,聽余世維的課更像是在看舞臺劇,他有著深厚的表演功底,他擅于借助語言、外語調和和豐富的肢體動作來達到表演的效果,說余世維是一位培訓表演大師,毫不夸張。余世維非凡的舞臺表演功夫、大量使用彩色圖片投影、傳統投影儀展示,使人有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保持思想的高度集中。
在語言方面,余世維運用大量口語,很少有管理學的名詞,特點是延伸、重點、重復、總結。延伸是指他的語言滲透到你最本質的思想中,把你最想說,但不知道如何表達的說了出來;重復把一類的事情各個表現方面都說出來,所有細節都表現出來,每一個身份,每一種可能都說出來,夸張就是把細節放大,讓人覺得滑稽;講故事是培訓師是的必殺技與絕招,余世維將講故事發揮到淋漓盡致。繪聲繪色,幽默風趣的故事,口語化的表達,幾乎成了余世維的招牌,可以讓人在輕松和笑聲中學習。
啟示:
余世維在賣什么?余世維究竟在賣什么呢,有人說是賣魅力,他的講臺風采與個人魅力有目共睹;有人說他賣品牌,他的個人品牌紅得發紫,依靠強大的人氣形成的品牌號召力余威尚存;有人說他賣課程,余世維的幾個招牌課程長盛不衰。但我覺得他的講臺風范不如曾仕強教授、他的品牌價值不如彭劍鋒等教授,他的課程沖擊力與專業化、系統性、獨創性不如商學院的教授,也不如一些舶來品課程。他的課程之所以熱銷,除了策劃包裝之作用外,最重要一點是余世維擅長講故事,他的故事層出不窮、繪聲繪色,使得他的課程大受歡迎;所以余世維課程首當其沖賣的是故事,雖然講故事是一個培訓師的基本技能,但是余世維將其發揮到了極致。所謂“一招鮮、吃遍天”。
法寶三:觀點創新、理念風暴
以”理”服人。余世維的成功還在于他成功演繹了幾個理念:一個是執行力的理念,一個是經理人要修正自身錯誤的理念,他將這兩個理念深入展開,吸引了全中國經理人的眼球。余世維還善于借助著名公司的領袖來說明自己的理念,所講的故事也基本來自著名公司如三星、麥當勞、GE等,讓聽眾感覺權威和值得信賴。
《北大商業評論》認為,作為管理培訓方面的大家,余世維的講座精華已經引起國內諸多企業的關注,并借互聯網的快速傳播,給那些原來對于管理知之甚少的人做了最好的管理啟蒙。同時,余世維還能針對傳統文化熏陶下的中國人的種種弊病做鞭辟入里的批判,這無疑對膜拜儒家思想的中國企業和企業家有著醍醐灌頂的醒腦作用,促成他們更正確地認識自身。
啟示:
余世維風暴帶給我們什么?余世維的核心管理理念是什么?他的理念,與國內同類做培訓的培訓師相比,有哪些異同?在哪些方面契合了中國經理人的需求?我認為,余世維的核心理念是洋為中用,引進一些西方先進的管理思想為中國企業所用,但是他的管理思想更加強調人性化、本土化,所以更加受到歡迎,同時他的課程愛憎分明,表達批判的課程非常尖銳與具體,可以切中要害,表達肯定的內容者十分豐滿與有力,能夠激起共鳴。
法寶四:特色出奇、差異化風暴
余世維的培訓有幾個特點,一個是膠片投影儀的不同,其次是結構的不同,其三是立場的不同。余世維常站在學員的立場、中國人的立場來發表意見,引起共鳴,其余的細節如捧場、掌聲設計、音樂、會場布置、獨特嗓音、硬筆書法、栗色頭發都有一定的差異化設計,給人一定新鮮感。余世維使用生活中能看到的彩色圖片,使學員的精力不會分散到其他內容,而是圍繞課題,在圖片上得到很多刺激信息。
余世維非常善于保留、收集歷史素材與資料,進行課程經典模塊的劇本編輯。他隨身攜帶數碼相機,積累自己的素材,增加課程的現場感和即時性。余世維知識淵博,出口成章。另外,我們從余世維詳細的簡歷,可以看到他對自己的歷史歸納整理可謂淋漓盡致,感覺是“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
余世維今天的成功,與他對事業的激情是分不開的。他能夠堅持學習、事必躬親、注重細節,每年大量的演講多帶來的工作量與壓力不是一般人可以承載的。余世維博士在每一次課堂表現出來的激情,其實是其不斷受到歡迎的源泉與動力。
原上海貝爾有限公司發展部經理沈延鶴說:余老師是我接觸了解的明星講師中最有特色、最令人尊重、授課效果最好的一位,也是我們重復邀請最多的講師。他的授課不僅內容豐富,案例實在,時間緊湊,哲理分析透徹,實用性強,容易記憶,形式活潑,生動風趣,而且講師形象佳,集演和講于一身。既能達到很好的現場效果,又能對企業管理產生長期的影響作用。
余博士的獨到之處,在于把自己包裝成咨詢業一顆璀璨的明星和一位極富愛國精神的有識之士。他告訴大家,他把自己前半生所積累的各種資源進行整合,為發展中的中國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智慧源泉。為21世紀成為中國人的世紀而貢獻自己的一份薄力。在這種定位下,余世維的形象顯得更為高大與立體。
啟示:
余世維的高明或過人之處,在于他將管理提升到民族情結的高度,并與各地培訓品牌聯手。余世維與其他培訓師的不同,在于其煽動能力特別強,特別注重聽眾的感受,用所謂的中國人的民族情結、顧客的親身感受、職業經理人的角度來獲得共同的立場與認同,用制造共同的“敵人”,用一些哩語罵人,引起聽眾的共鳴與發泄,從而創造良好的培訓氛圍,
方法五:明星定位、共贏之路
一心一意。余世維的另外一個成功之處,在于其合作模式簡單、有效、專一,每個地區選擇一個優秀咨詢公司作為獨家代理的模式,保證合作伙伴的利益最大化,使其合作伙伴表現出較強的忠誠度,能夠整合全部資源非常投入來推廣他的項目。
而余世維的包裝,從其簡歷中可見一斑,近乎完美的簡歷耀眼得讓人有所嫉妒與懷疑,不過從包裝的角度來說,這個簡歷是很有學問的。跨國公司的成功經歷、博士頭銜、講師資歷、名企證人、現場烘托、奇貨可居、全新理念、學員見證等包裝手法恰到好處、點到為止。
啟示:
余世維的運作模式是將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公司去作,他自己只是做一個專業培訓師,課程策劃、包裝、推廣很大一部分交給代理公司運作,能保證課程的質量;余世維進行市場運作、市場地域選擇、合作伙伴選擇、培訓型態、對象、價位等也頗費心機,余世維在市場運作上選擇廣州、深圳等一些培訓熱點地區省會城市簽約獨家代理,選擇當地較有影響力的機構作為獨家代理機構,選擇職業經理人作為培訓對象,市場的中高價位和本人的中等價位保證了代理商的足夠空間與利潤,使余世維不但受到經理人的歡迎,也受到代理商的主推與熱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