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聽說有過合作的某培訓公司關門倒閉了,但同時也聽到某長期合作的培訓公司現在人員規模達到80人,于是我在思考:為了同樣身為咨詢培訓行業,有的公司生活的很滋潤,也有些公司經營很困頓呢?因為以前我深圳問鼎資訊公司工作過,有些合作的伙伴也會問我:鄒文強老師,你見過和合作過那么多咨詢培訓機構,能夠簡要談談那些規范,經營較好的公司有何特點呢?
目前全國的管理咨詢培訓機構保守估計至少有一萬家,在這么多咨詢培訓公司中,又有多少能夠有超過8年以上生存時間,又有多少在營業廳額達到8000萬以上規模,又有多少家能夠獲得客戶的尊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專家顧問公司呢?
國內的很多管理咨詢培訓公司現在成了“中介”,成為“救火隊”,成了“炒舊飯”,成了“山寨方案制造者”,成了“打雜人”,成了“助紂為虐者”,沒有核心的專業團隊,沒有自己的課程體系,沒有穩固的合作師資,沒有長久的戰略規劃,沒有專業化的服務能力。
國內的很多管理咨詢培訓公司存在嚴重的“機會主義”傾向,打一槍換一炮,一個小時整出了N個客戶投標方案,咨詢培訓方案也是網絡上一把抄或者COPY,低價策略橫行,為了拿單,不擇手段,高折扣優惠,嚴重破壞了行業規則。咨詢培訓產品畢竟是智力和技術型產品,不是有形大眾消費品,不可以隨意打折,對自己,對老師是一種傷害。
機會主義者短期可以獲取一些訂單,能夠獲得短期收益,但是對自己也是殺傷力極大,把自己完全淪為“中介”角色,不可能獲得客戶內心的尊重,也不離于公司長遠樹立品牌,只能疲于奔波,到處投標,心存僥幸,到最后只能慘淡經營,甚至關門解散。
中國的管理咨詢和培訓市場前景還是很廣闊的,市場容量還是挺大的,你憑什么脫穎而出?第一,靠經營團隊,這個行業最大價值的就是人力資源,人力資源的管理是核心的;第二,要有清晰的發展規劃和商業模式,包括你的定位要清晰,集中所有資源聚焦在某個領域發力,同時要建立相對完善的內部管理流程,外部的服務流程,塑造智力機構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