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師節收到很多祝福短信,心感汗顏,我們怎么和教師這么神圣的職業有關聯了,嚴格來說,我們不能算是教師,我們有專門叫法:培訓師,況且在人力資源保障部把培訓師和教師兩個職業是分開的。
2、培訓講師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不要看不起來大學的教授和講師(很多高校老師還看不起我們呢),更不能看不起學員,不要認為學員就一定水平比你低,用平和、平等、相互學習和尊重的心態去面對身邊的每個人。
3、不要給自己冠以太多莫須有的“頭銜”,更不能弄一些自己根本沒有過的從業經歷,本分一點,真實一點,對得起學員和客戶,也對得起自己的內心。
4、講課就是講課,不要搞一些噱頭;培訓就是培訓,不要太抬高自己;走路就是走路,不要讓別人幫你拎包。你的普通的分享人,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師”。
5、形式的東西越少越好,課程內容永遠永遠忠于形式,不要搞的太“人模人樣”,建議還是和學員走進一些,再走進一些,不要故意制造“距離感”,因為學員就是你的“衣食父母”,就是你的“客戶”。
6、培訓講師這個職業既是“學者”,但同時也是“商人”;既要把課講好,也要遵守職業素養和行業規則;商業化意識固然重要,但同時也應該具備專業職業和素養。
7、既然你從事職業講師這個職業,“賺錢”一定是排第一,“傳道、授業、解惑”等之類的話就不要到處去瞎說,關鍵是體現在實際行動當中,如果你沒有專業底蘊,具備有價值的經驗,你授予人的說不定是“毒藥”。大部分職業講師的收入來源主要靠講課,如果拋開這點,大談高尚的東西,這個人一定很虛偽。
8、講課拿錢天經地義,不要不好意思談及此事,但這個錢你要拿得安心、順心和符合良心;如果對于自己不擅長的課程,不熟悉的領域,甚至沒有做好任何經驗基礎的需求,你去接,那你就拿這個錢有點不符合職業道德了。
9、抱怨客戶準備不足,抱怨學員素質低,抱怨培訓公司反饋不全面,抱怨客戶要求苛刻等,這些是制約和束縛講師發展和提升的關鍵,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就要面對這些壓力和不確定性,運用你專業能力去化解。比如只上有把握的課,避免了授課風險;太過于嚴苛的,甚至根本不值得去上的,可以選擇放棄;沒有素質低的學員,只有不會引導的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