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20 年前,我們發現了一個改善品質的妙法,即使工廠把檢驗人員
的數目減少,報廢率仍遠低于一般的同業標準。
當然,我們還是有品質管理部門的,但是它的編制已經從原來的8 人縮
減為3 人了,而且主要工作在于解決重大的品質問題,對產品的抽驗只是偶爾為之。這樣一來,是誰確保這里的一切運作正常呢?
是我們的機器作業員。
廠方告訴作業員:“要對自己所生產的零件品質負責?!倍鶕疑匣?br />巡視阿姆斯壯機器工廠的情形來看,這項辦法進行得十分順利。
我在廠里巡視時,看到有6 個分別裝有500 件鑄品的大盤子,上頭附有
藍色標簽。那些標簽是一位機器作業員對剛經手的零件覺得有問題所作的記號。
要對那些產品加標簽并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
首先,那位機器作業員為了要把問題標示出來,自己決定暫停生產。(檢
查過剛生產出來的鑄品以后,作業員認為可能整批貨都有問題。)
其次,這牽涉到一大筆錢。因為價值數千美金的3000 件鑄品,必須等到
該機器作業員和品管部的檢驗人員滿意后才能出貨。
盡管如此,這些措施都是絕對必要的。“品質非常重要”是阿姆斯壯對
新進員工叮嚀的要事,沒有人會因為改善品質而受到懲罰。從另外一方面來說,如果有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掩飾不良品,他的麻煩就大了。
機器操作員對這點十分清楚。我們的產品也自此大為改善。
如果你知道有人會復檢你的工作,你大概就不會自我檢查了。如果你想
降低成本、改善品質,就減少檢驗人員吧,讓每個人對他自己的工作負責。
故事啟示錄
●檢驗人員的減少代表了檢查次數的增加。由于檢驗人員減少,我們實
際的檢查次數反而增加了,因為現有的150 位機器作業員,代替了原來的8位品管人員執行檢驗。
●不僅要改正問題,還要改正制度。讓自我檢驗奏效的要件有二:一是
改正問題。以這個例子來說,機器作業員發現鑄品有瑕疵以后,他將不良的鑄品附上藍色標簽,并在標簽背后注明問題和發生瑕疵的批號。但是光靠改正問題還不夠,同樣的問題會一再發生,直到產生問題的制度也得到修正。
●一旦員工相信這個信念,他們就會去執行。我們的機器作業員知道他
們可以為了標示問題而暫時放下工作,同時覺得問心無愧。因為他們了解這樣做在盡自己的本分,不會丟掉飯碗。員工會這樣想,當然是因為我們曾經告訴過他們,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人起頭帶動風氣。一旦員工看見起頭的人并沒有因為停止生產而使管理人員不滿,反而因為想改善品質而得到嘉許時,他們就會相信公司對改善品質這件事是很認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