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班組長、主管、廠長對生產進度缺乏具體的實施計劃,“盡量抓緊”“差不多”“我也沒有辦法”常常掛在嘴邊作為任務完不成的理由。
2. 品質意識差,每次等問題出現去補救,而不是事前控制,他們每天在忙于“救火”工作。
3. 管理者為了管人而管,自己言行不一,沒有真正做到用正確的方法去做正確的事。
4. 關鍵時刻管理者缺乏主動性及現場統籌、組織指揮能力,每次出貨總是忙、亂、差、錯。
5. 出了問題不是先解決為主,而是扯皮、責怪、罵人、逃避和推御責任。
6. 部門之間團結協作意識差,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大局,甚至給工作配合設定阻力。
7. 大多數組長通常喜歡講:“我跟他說過了”“這不是我的錯”“差不多就行了”不負責任的話。
8. 缺乏數字、和表格管理的概念,從不做規范的現場記錄,經理問話常常是一問三不知。
9. 部門之間工作并不協調,崗位職責不清,方向無目標、行動無計劃、操作無責任感。人與人之間勾心斗角、拉幫結派,消極怠工,影響團結。
10. 現場整體管理不規范,程序混亂,沒有一個部門能提供準確的圖表數據讓老板一目了然。
11. 生產工藝資料既不標準又不規范,什么資料該發給誰?誰審核?轉交給誰?如何存檔編號裝訂等等,看上去總是亂糟糟,要尋一份資料更是難上難。
12. 輔料采購無具體計劃,發放時手續不清,經常缺件少數,反復補數,不但提高了成本,而且嚴重影響產品質量和生產交期。
13. 部門管理者缺乏組織紀律性,原則性不強,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和愛崗敬業的態度就有問題,更談不上去教育下屬。
14. 員工散漫,工作效率低下,整天抱怨,人員流動頻繁,不能按時交貨,企業等待倒閉。
15. 外發跟單沒有程序,經常發錯料,與加工廠關系緊張,質量控制更是一頭霧水。
16. 公司缺乏企業文化和對員工的整體素質教育培訓,一個沒有企業文化的企業就等于沒有靈魂,更談不上凝聚力和責任感。
以上十六個方面反映了加工企業目前的內部管理現狀,要改變就必需很下決心,從提高人的素質開始,通過針對性的培訓來改變陳舊的思維模式和觀念,不斷接受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能,從內部挖潛力,真正走“向素質要效益,向管理要利潤”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