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職業化與未來發展的關系
一、職業化的由來
職業化來源于職場,工作的場所被稱為職場,在職場內工作的人被稱之為職業人。因此,職業人所必備的素養變為職業化。
二、職業化的內涵
1.職業化的概念:職業化是達到職業要求所具備的素養和追求成為卓越職業人的歷程。
2.職業化的結構:職業精神——職業素養——執業行為,從內到外的升華與改變。
3.職業化的表現:
(1)以最小成本獲得最大經濟利益;(2)別人不能輕易替代;
(3)在適合的環境里做合適的事;(4)個性發展符合共性原則;
(5)思想要奔放,行為要約束。
三、職業化素養與個人未來發展的關系
第二部分 職業化素養的內修煉
1.職業精神
1.職業精神的重要性
2.職業精神的含義
3.職業精神的五大要素
2.愛崗敬業
(1)愛崗敬業的含義
(2)愛崗與敬業的標準
(3)愛崗敬業的誤區
3.責任
(1)責任對于組織、個人的重要性;(案例教學)
(2)責任的內涵;
(3)如何提升責任意識,增強責任心:
a.細節體現責任 b.責任定位; c.沒有任何借口;
d.拒絕平庸、追求卓越;e.創新力; f.學會自我暗示。
(4)責任與感恩游戲
4.職業心態
(1)三葉草模型(高效無壓的工作模式);
a.職業倦怠的解決方案
b.職業焦慮的解決方案
c.職業失落感的解決方案
(2)ETA自我管理工具(基于教練思維下的情緒壓力塑造模型);
(3)邏輯層次(做自己的工作教練)。
5.職業品質
第三部分 職業化素養的外修煉
1.有效溝通
(1)解析溝通
(2)溝通的功用
(3)溝通的方式
(4)溝通的機制
2..團隊成長
(1)閃光時刻(團隊激勵工具)
(2)貝爾賓團隊角色
注:根據不同授課群體及不同企業背景,以上所有課程老師將有權對課程內容做以適當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