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會計的處理上簡單、重復度高,一般都是剛畢業的學生來處理這一部分的內容,所以經常不受重視。
重點關注:發票合規性、涉稅風險、簽字手續、是否在預算之內
1)費用的構成:反應公司現階段重點的方向。
2)是否超出預算:戰略的牽引,管控水平不行,反應公司內控管理不足。
3)費用使用的效率:發生的費用是否能夠給公帶來同等的收益。
4)稅務風險:只是需要形式上的合規。
1)戰略性成本費用:影響持續數年,多不可逆,例如籌建新生產線、開拓海外市場等。
2)粗略性成本費用:確定后是否調整要等效果與反響出來后,在調整之前不可控,如產品設計成本、廣告投放等。
3)經營性成本費用:可以通過預算控制、標準控制、總額控制壓縮一些,但意義不大。可壓縮的空間非常有限。
成本費用的控制盡量往前移。
1)預算控制:適用于日常可控費用、如辦公費、差旅費等。
2)總額控制:適用于項目類費用(完成總體的一個總額)、薪酬
3)比率控制:適用于銷售類費用
4)人均額度控制:適用于通信費、福利費
5)事前報備控制:適用于招待費,需要提前請示領導予以申請
6)內部審計監控:等費用已經發生完了,在對費用進行審計,屬于二次監督,一般是抽查進行的。
全員全流程降低成本費用----所有的員工都要參加,不能把這個事情和責任都推到財務部,也不能單一個方面和環節進行降低,每個部分都要自己的工作內容和工作職責之內進行控制。
《華為基本法》—成本控制
1)設計成本:源頭—確保未來的生產是最經濟的
2)采購成本與外協成本:議價能力與規模經濟是關鍵
3)質量成本:特別是因產品質量和工作質量問題引起的維護成本
4)庫存成本:特別是由于版本升級而造成的呆料和死料
1)銷售費用:管住了產品的后端
2)研發費用:管住了產品的前端
1)銷售管理費用:行政辦公的、商務管理、產品交付后前系統
2)銷售交易費用:售前/投標、客戶維護與激勵、銷售提成、傭金、促銷員管理與提成
3)市場宣傳費:品牌產品宣傳推廣、廣告費、公關費、促銷材料、設施、促銷活動及禮品。
4)銷售策略費:情報及分析、市場調研、市場網點拓展、市場模式投資。
1)多花會帶來銷售額的上升,控制不當會直接影響銷售業績,適當提供靈活、彈性預算,要與業績掛鉤,費用來自收入。
人工費用、物料費用、設備折舊、辦公費、中試費用、研發成果保護費、與研發相關的其他費
1)將成本費用控制與績效掛鉤:將研發部門費用、研發項目費用、試制消耗費用等與產品開發項目的業績掛鉤,把開發/設計產品帶來的利潤作為后續考核補充,有利于降低成本。
2)加強項目管理:只要能保證質量、保證產品成本、保證時間把項目完成,就是最大的節約成本,因此,項目的成功就是成本節約,加強項目的過程管理,客觀上就會降低成本。
1)重點監控招待費、會議費、培訓費、差旅費、辦公用品
2)厘清高管假借下屬名義報銷的費用
3)最好公示高管費用報銷、全員監督
4)高管在分公司兼職的,把審計延伸到分子公司,這里的“故事”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