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的正確使用和精心維護是設備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環節。正確的使用設備可以保持設備處于良好技術狀態,防止發生非正常磨損和突發性故障,延長使用壽命,提高使用率。通過對設備的精心維護可改善設備的技術狀態,延緩設備劣化進程,從而保障設備的安全運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1.制定設備使用程序
新工人在上崗獨立使用設備前,必須經過對設備的結構性能、安全操作、維護保養等方面的技術知識教育和實際操作的培訓,并通過實際操作考試,經考核合格,非特種作業人員取得經公司職工培訓考核(教育)委員會審核批準的《崗位操作證書》后才能上崗操作:特種作業人員取得經牡丹江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簽發的《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書》后才能上崗操作。通過上崗前的培訓使每個操作者都對自己所操作設備的性能、特點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使用設備。
2.制定設備操作維護規程
設備操作維護規程是設備操作人員正確掌握設備操作技能與維護的技術性規范,是根據設備的特點、結構及安全要求而制定的操作人員必須遵守的事項、程序及動作等。在公司成立初期我們就將各類設備操作維護規程編制下發到各個分廠,操作者在現場都能找到操作維護規程,減少了由于誤操作而引起的故障,保證了設備正常的運行,為生產連續打好基礎。
3.建立設備使用責任制
為加強操作工人的責任心,避免事故發生,必須建立使用者崗位責任制。為此在程序文件中制定了《設備管理責任制》,明確各級設備管理人員對設備管理工作所負的責任和工作內容,還建立了必要的規章制度,以確保設備使用維護各項措施的貫徹執行。分廠作為設備使用和維護的主體,操作工人作為設備的第一責任人,不但要掌握設備的操作技能,還必須掌握設備的保養和管理知識。工人必須嚴格按照“三好”即“管好、用好、養護好設備”:“四會”即“會使用、會檢查、會維護、會排除故障”;“五項紀律”即實行“定人定機,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經常保持設備整潔,按規定加油,保證合理潤滑;遵守嚴格的交接班制度;管好工具、附件;發現異常即刻檢查,并通知有關人員檢查處理”等規定。真正建立了公司分管副總經理、主管部門部長、技術管理人員和使用維修單位(設備操作人員與維修人員)組成專群結合的三級設備管理網絡。
4.建立設備的維護保養制度
為了保持設備的正常技術狀態,延長使用壽命,必須進行設備的維護。此為日常工作,也是操作工人的主要責任之一。設備維護好了,就可以減少停工損失和維修費用,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率,為國家、企業、個人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為此我公司將設備維護保養工作分為日常維護保養和定期維護保養兩種。日常維護保養要求操作工人在每班中必須做到:班前檢查.班中正確使用設備.注意觀察,發現異常及時處理,班清理設備;交接班時要保證設備的良好運行狀態。接班人員要查看上一班次交班人員填寫相關的點檢記錄、運轉交接班記錄后進行日點檢,如在點檢中發現異常或上一班沒處理完的故障,由交班人員進行處理,接班人員配合,處理完故障后交班人員方可離開;處理不了的問題由交班人員通知或上報有關人員處理,通知或上報后交班人員方可離開。我們平時加強對設備點檢交接班記錄和設備運轉交接班記錄抽查,督促分廠認真完成此項工作,這樣就保證了有故障能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定期維護保養是在維修工的輔導配合下,由操作者按規定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根據公司的生產經營情況和設備特點,我們在去年12月份對各分廠的主要生產設備制定了設備定保計劃,要求各分廠按計劃進行設備的定保工作,我們按計劃規定的時間對分廠的完成情況進行檢查,通過日常維護保養和定期維護保養工作的執行,基本上保證了設備達到“整齊、清潔、潤滑、安全”的規定。
5.加強按計劃檢修工作
設備的正常使用、操作、維護重要,檢修更重要。為了改變設備陳舊的狀況和故障頻發的被動局面,我們實施了計劃檢修,每年在11月份制定下年的設備大修計劃,在12月份制定下年設備小修計劃,做到提前檢修。在檢修時合理利用節假日進行檢修,做到生產、檢修兩不誤。要求必須分廠按計劃進行檢修,通過合理檢修,減少了因設備故障引起生產中斷的事情發生。提高設備運轉率,保證生產。同時與物資部門密切合作,建議適當儲備那些加工周期較長的非標件,減少問題因故障檢修缺少配件影響生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