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作為精益的核心思想之一將貫穿于精益管理變革活動的始終。改善在日語中意為“為了更好而改變”,在英語中類似的等同詞是“Improvement”。改善是一種企業經營理念,用以持續不斷地改進工作方法和人員的效率。改善是一小步一小步、階梯式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取得意想不到的、巨大的變化。
現場是各項經營活動(設計、生產、銷售、與客戶交流等)的發生場所,也是企業產生附件價值的地方,是企業生產管理的載體和基礎。狹義的現場是指制造產品或提供服務的地方。其涉及企業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其中包括生產管理、質量管理、工藝管理、設備工裝管理、人員管理、物流管理、組織管理、成本管理、環境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它最大限度地激活人、物、設備的作用,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每道工序追求高效率化。
現場改善是通過不斷地發現問題、查找真因、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對現場持續不斷、反復進行改善和優化的過程。
現場改善活動從改善方法和改善目的來解讀,可以判斷現場改善應該應用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通過設定一定的目的和目標,以事實為依據進行分析和改善。
現場改善最核心的思想就是遵循PDCA的循環思維。在“改善的過程”中,第一個步驟就是要建立計劃(Plan)→執行(Do)→查核(Checek)→處置(Action)的PDCA循環。
以PDCA循環作為“改善”持續運作的工具,以達成“維持標準”和“改進標準”的目標。PDCA強調不斷地循環,一旦完成一個循環后,在改善后的基礎上,尋找進一步改善的可能。
為維持精益的優勢并使其進一步深化和發展,以精益思想為基礎,支撐現場穩步開展生產管理的持續改善活動就變得尤其重要,管理者要保證每一個現場都沒有不合理的現象出現,要將物料、設備和人員更為有效地組合起來,保證產品數量和品種的均衡,減少甚至消除生產過剩和異常發生造成的損失,只有充分理解這些才能夠消除浪費,精益生產的思想才能得到鞏固,而所有這一切都要通過現場改善來實現。
企業在實際推行全員參與持續改善活動的過程中,需要關注現場改善秉承的基本理念和原則:
一、堅持“三現”主義原則
在現場改善時要堅持“三現”主義。“三現”主義包括:現地,即發生問題的地方;現物,即確認發生問題的對象,包括人、機、料、法、環等生產要素;現實,即以事實為基礎,以數據為準繩,摒棄憑經驗、拍腦袋的判斷習慣,通過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尋找真因。
二、明確改善內涵
現場改善包含維持(Maintenance)和改進(Improvement)兩大核心功能,維持是指保持現有的作業標準化(包括技術、管理及作業方面等的作業標準化),以及支持這些標準所需的訓練和紀律。改進是以改進現有標準為目的的活動。日式管理觀念可濃縮為:維持標準和改進標準。
三、關注過程與結果
改善是著重于“過程為導向”的思考模式,要想改善“結果”必須首先改善“過程”。改善結果的失敗往往在于輕視“過程”,預期結果未達到表明其過程是失敗的。管理人員不能只注重結果,需要培育過程為導向的思考模式,應運用各種改善活動和方法推動管理流程化和標準化,承諾并參與改善過程各項關鍵活動,保證改善出現理想的結果。
四、用數據說話
為正確了解和解決問題,首先必須收集及分析相關的資料,用數據來驗證問題的嚴重程度以及改善空間,通過數據的采集、分析和模型建立,更加便捷、系統地闡述問題的狀態和價值,才能夠判斷企業改善投入的資源和決心,沒有確實的數據資料作支持,就嘗試解決一個問題是憑直覺行事。
五、改善需要客戶導向
改善活動就是解決問題,改善業務指標,提高企業經營效益,為客戶創造價值。客戶導向將成為企業持續改善的指南,有了下一流程是客戶的觀念,應承諾將合格的產品和正確的信息傳遞給下游,并在產品和服務的過程中改善影響產品和服務質量的各種浪費,提高客戶意識,這樣最終的外部顧客才能收到高質量的產品或服務。
精益管理變革最艱難的是改變企業已有的思想意識和管理行為習慣,而思想和行為的背后潛藏著自我蛻變的困難以及局部利益的觸動。管理機制建設是保證全員動起來積極參與改善活動的動力源泉,員工在持續改善的過程中體驗改善的價值、享受改善的巨大成就感。無論是誰,只要來到成功實施精益變革的企業和任何一個員工溝通,該員工都可以和來訪者在精益生產領域找到共同話題,講述他對精益的體會以及精益給他帶來的影響和變化。
從精益管理模式運行的角度看,全員參與持續改善的目標導向非常關鍵,當企業給某一個部門設立了管理目標時,該部門就會盯住自己的目標,并為了實現目標而不擇手段,這樣的管理系統就不可能是精益模式的。一個好的結果必須是所有的過程都是最佳的組合,一個問題的發生一定是所有的部門、所有的人員都沒有盡到責任。所以,企業管理者必須要考慮整個系統和整體目標。
改善只有起點而沒有終點,只有更好而沒有最好。內外客戶的要求在不斷地提高,競爭者在不斷地進步,我們的改善也需要持續不斷地深入才可能接近來自內外客戶的需求。想做持續改善工作,公司就必須要有決心和耐性。絕不能作為一種群眾運動,時不時地爆發性地搞上一陣,而要堅持不懈地長期推行。
通過持續性的改善活動和激勵措施,逐步激發了全體員工參與管理和創新的欲望,漸漸習慣于打破不合理的陳規,懷疑過去的條條框框,運用數據統計,打好每一筆小算盤。員工們提出富有成效的改善建議和改善方法,企業的員工團隊就會不斷發覺思維潛力和創造力。而持續的學習,快樂的工作,熱情的參與,永遠的創新,也進一步構筑精益企業的根基。
余偉輝老師簡介
余偉輝老師,著名精益管理領軍人及實戰派精益西格瑪管理專家,業界公認的精益改善周奠基人和實踐大師;全球500企業商學院最認可的TOP100精益生產管理專家,精益美國精益西瑪研究院合作伙伴,清華/新華總裁班精益管理導師。曾任西門子松下、皇家飛利浦、美國Pulse集團等等世界500強之IE程師、Operation Leader、生產總監及亞太區精益生產管理推進室總監,擁有近二十年企業管理、精益管理推行、培訓及咨詢經驗。已成功為格力電器、三一重工、蒙牛乳業、廣東煙草商業系統、中國銀行等近百家制造型企業和服務型企業實施精益生產、精益管理及六西格瑪的診斷、培訓與咨詢服務,深受企業贊譽和業界肯定。
余偉輝老師精益團隊著有《高員流失率下的精益生產》專著。是國內第一部融匯西方先進管理模式,結合中國本土社情和企業實踐,綜合介紹精益管理推行過程中如何應對員工流失的里程碑式專著。
余偉輝老師的主講課程有《精益管理倡導者領導力訓練》、《精益VSM價值流管理》、《精益工廠物流與配送》、《精益PMC計劃與物控》、《TPM全員生產維護》、《精益6S與目視化管理》、《精益辦公業務流程改善》、《精益改善周訓練》、《精益自働化》、《如何在煙草商業系統推行精益管理》等。
余偉輝老師精益咨詢團隊的核心咨詢項目包括:工廠全面運營管理改善、煙草行業精益管理導入及全面解決方案、精益生產系統導入及全面解決方案、精益工廠布局與物流改善、精益PMC計劃與物控、信息化系統改善、精益6S、目視管理現場改善、TPM/OEE全員生產維護系統建立和現場改善、精益工廠物流配送與供應鏈改善、精益服務與行政辦公業務流程改善、精益西格瑪品質改善、精益自働化、自動化改善等,通過專業與職業的咨詢服務,助力中國企業管理轉型和提升。
余偉輝老師聯系方式:電話:13928030335
QQ:188333627微信:ywh0801
余老師助理聯系方式:電話:13622963857
QQ:2412360481微信:13622963857
郵箱:ywh0801@126.com
博客:https://blog.sina.com.cn/u/2835284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