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管理學家雜志讓我點評一篇案例,是有關80后管理培訓生的文章。該篇文章主要提到的問題是80后管理培訓生的心里特點、工作方式,以及在遭遇人際關系方面的挫折時,所采取的處理方式等方面的內容。案例的點評,我重點談到的是如何幫助80后管理培訓生心態的調整和建議。
管理培訓生的概念,是伴隨著一些知名跨國公司轟轟烈烈的校園招聘,才逐漸在中國流行起來。管理培訓生計劃(Management Trainee Program),一般是指企業對經過篩選的、富有管理潛能的一批新員工(通常是應屆本科畢業生或研究生),采取系統的、專門的培訓、輪崗、內部導師輔導等培養措施,快速地提升其管理技能和相應的素質,而后逐漸安排其進入企業管理類崗位承擔管理職責的后備管理人才培養模式。
一般情形,這些管理培訓生的學習成績、智商、管理潛能的素質等都非常好。由于他們在進入社會進入企業之前的人生都比較順暢,很多時候往往都是在一種呵護的環境中成長,所以一旦到了社會到了企業,遇到人際關系方面的挫折時,就特別容易受到打擊,也既是我們所說的心里承受能力不是很強。尤其是對于80后的管理培訓生而言,他們大多是獨生子女,個性特征十分突出,由于多數人沒有吃過苦,他們承受壓力的能力不強,容易產生挫折感,他們的自尊心如此之強,而情緒卻又如此脆弱。這個問題帶有一定的普遍性,不僅僅是管理培訓生的問題,企業里招聘的80后以及85后的應屆畢業生都存在這種現象。做為企業的管理工作者,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讓我們從企業思想導師制來尋求一些答案。
從一般性的管理培訓生制度的設計層面來看,基本上都會配置思想導師。這些思想導師,不僅僅幫助管理培訓生提升管理技能和水平,也會從他們的心里困惑思想狀況等方面提供具體的建議并幫助解決,從而為具有優秀潛質的管理培訓生在遭遇心里困惑和障礙的時候,能快速走出陰影,順利的度過每一個輪訓周期。
平時我們會提到勝任素質這個概念。在勝任素質中有一個叫做堅韌性的素質,其定義是指能夠在艱苦或不利的情況下,克服外部和自身的困難,堅持完成所從事的任務。具有強堅韌性的人能夠在受到挫折的情況下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使自己不會采取消極的行動;面對他人的敵意時保持冷靜和穩定的情緒狀態;能夠忍受艱苦的工作條件和較大的壓力,使其工作業績不受外界壓力、挫折和個人消極情緒的干擾。在不利的情形下沒有怨言和惡意,看到事物積極的方面。即便受到他人的反對也會按照自己的意見和計劃堅持將事情做下去。
堅韌性這一素質的最高狀態是通過建設性的方法解除自己的思想壓力或消極情緒。在非常大的壓力下保持冷靜,思考壓力的來源,并集中精力解除壓力,變被動為主動。
由于80后的人,在堅韌性方面存在普遍的不足,而對于一個企業想要培養的管理培訓生來說,這一點又尤其重要,如何彌補這個問題,這也是每一個實行了管理培訓生制度的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讓我們再簡單回顧一下選拔并培養一個管理培訓生需要經歷的環節
第一步,了解領導人才成長的規律;第二步,明確何種人才能在本企業取得成功;第三步,建立開發體系;第四步,輸入高潛能的人才;第五步,制定個性化的開發方案;第六步,評估、跟蹤其成長,第七步:逐步完善整個過程。
這里提到的第二步指的就是崗位勝任素質的問題。目前在推行管理培訓生的企業中,這一點做的都不錯,這些企業往往在第三步和第六步做的不夠理想。這其中的關鍵就是要為管理培訓生配備不同類型的導師,從而可以幫助管理培訓生不僅僅在技術和能力上獲得提升,更可以幫助他們在心里環節上獲得成功,培養他們強堅韌性的素質。
關于導師的安排,從經驗上看,一般為一個管理培訓生可同時安排幾種類型的導師,從不同角度對其提供輔導。這些類型的導師包括
直接上級:對實際工作提供指導;高層管理人員:提升其觀察、思考問題的高度;職業發展專業人士:提供成長方面專業的咨詢;師兄:有針對性的指出并提供實際的經驗;同伴:交流學習經驗。
我以前曾經在國內一家知名的電信設備供應商工作過,盡管該企業沒有采用管理培訓生制度,但在對待入職的新員工的培養方面,卻采取了管理培訓生的某些好的做法,其中為每一個新員工配備思想導師就是其中的一個做法。
該公司在新員工中采用思想導師制,在快速幫助員工適應崗位需求,幫助員工融入企業,適應企業的文化,培養員工歸屬感與榮譽感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時通過執行該制度,也大大降低了企業的培訓成本。這里的思想導師,不僅僅是在技術和能力上幫助新員工,更是在新員工遇到思想困惑以及出現人際交往的問題時,給予指導,通過半年時間的指導與跟蹤,大大降低了新員工入職后融入企業的成本。
如果能為這些優秀的管理培訓生配備一個有經驗的思想導師,在每月的例行工作和思想反饋的總結上,思想導師能及時和管理培訓生進行溝通與交流,澄清他內心的困惑,在處理人際關系方面給予一些良好的經驗建議,相信這些管理培訓生能快速從當時的心里困惑中走出來,也一定會順利度過這三個月的輪換,并進入到下一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