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經濟危機后,中國GDP增長開始減速,整體經濟態勢不景氣,因而出現“經濟新常態”名詞,實為經濟下滑-調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然萬眾創新、創業等等新名詞成為時下及未來一段時間流行詞,“創新、創業”一詞抓住了青年人的心理,然而對于創業的理解及實際運作社會流行更多的是“互聯網”思維:輕松創業、虛擬開店、足不出戶、日進千斗。不管什么項目都要加上“互聯網+”時髦詞、靠個邊、沾個光,以吸引眼球,滿足國人喜好跟風、時尚獵奇、充胖子國民劣根性,尤其一代年青人,為了擁有蘋果手機,不惜賣腎、賣弟妹的畸形社會。這才是當下及未來中國社會最為可怕的、最危險的跡象。“為了解決企業不景氣,工人下崗、失業率增加的社會問題,以此掩蓋或者祛除復雜社會情緒。“創新”是值得贊許,全民“創業”值得商榷。
走在大街上每天都能看到老店關門歇業,新店裝修慶典,兩相鮮明諷刺對比,幾家歡樂幾家憂,路人路過,房東穩坐。此時,企業倒閉潮新聞每天翻新,如數家珍。此僅是中國經濟的真實寫照,也是中國企業的縮影。
故,筆者不得不對當今天的創業者或者企業家來說,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永遠要睜著兩只眼:一只眼看未來;另只眼盯著今晚怎么不死,明晨如何活存活;不要光咬著共產主義的理想面包,結果明天睜著眼睛餓死在牛棚里,尚不知為何?磚家支招在當今中國永遠是”磚家”,更沒有所謂大師,所以需要當今創業者或企業家自己擦亮眼睛上路。
創業者或企業來說需要激情與膽魄,時刻準備失去很多,甚至倒下;沒有今天的失,不會有明天的得。
一只眼看未來:
1、企業發展未來會是什么藍圖,最終想實現什么樣的愿景。企業最好會到哪里去,最壞會是什么樣子,企業家首先是個夢想家與想像家,也是個假設家!
2、看現在市場空間,未來的空間還有多少未拓展,空白還有多少,深挖下去有多少水,會不會碰到巖石或者已到底,還是從新打井,開發新市場;客戶在想什么(價值、價格、服務、質量、快慢、個性)、你的客戶是什么等級的客戶、和你的定位是不是同等或偏上、還是低端;競爭對手在做什么,最近有何動向,有哪些策略?自己哪些比對手做得好,哪些需向對手學習模仿;
3、未來行業發展趨勢,哪些可能是商機別人還未嗅覺到,哪些產品可能淘汰,提前做好布局準備,哪些產品可能是新增長點,自己要馬上進入,哪些是維持生計,保持即可,不可再盲目投太多資源浪費不能收益;哪些是要剝離掉的業務,計劃性撤離。
4、同時看到自己的企業在行業中地位,是引領者,是否為行業游戲規則的制訂者,別人望其項背?還是跟隨者?還是模仿者,還是游擊者;這個行業,是在產業鏈上的哪一端,是低端、中端、高端,未來自己該向哪端進軍發展邁進。這個行業會不會被取代或有替代者,或者發展到盡頭,延伸新的一個可替代行業出來,看到這些才會否提前謀劃布局,而不會等到眼前無路想縮手,枊暗花明不會誰都能遇到。
5、企業、行業、產業結合當今及未來社會發展的趨勢,科技發展、人類進步、文化演變,世界潮流、區域關系、國家間關系、國家政治走向、政府政策等,來綜合研判未來大勢,所有的規劃及謀劃才能順勢而為,而不能僅低頭做事,卻不知抬頭看路。
6、當看不清未來時,雖然也需憑著感覺與直覺觸摸走路,但它仍來源于時時的警覺與敏銳的洞察力,但正如狼一樣,耳朵永遠是豎著。
另一只眼看今天和明天:如何存活,活下去才是企業明天更好的資本,生命終止,再宏偉的報負理想都是浮云,甚至老婆是別人的,車子是別人的,房子是別人的。企業家需踏實做事,埋頭苦干,經營管理企業,賺取未來發展的資本積累,才會更大騰挪空間。對于商業利潤的正常攫取,是商業的本性。對于存活則需要,外部市場和內部管理科學化,結合宏觀發展形勢及經濟環境下的如何采取對策,以存活。降低成本、提高產品附加值,自主研發、在服務的觸角往前端沿伸,并在細節多琢磨肯研究下硬功夫,走品牌之路,需要真刀實槍夯實每步,來不得半點虛假和理想主義。
故,對于企業者來說,或者創業者需擁有非常人的思維及思路,具獨立之人格,不人云亦云,盲目跟風,冷眼看天下;還具自由之思想,順應事物變化發展,明辨歷史大勢,勿墨守陳規、做到與時俱進,居安思危,居危思進!切忌:不能光咬著共產主義的面包,今晚卻餓死在路上,或者明早凍死在牛棚里;也不能只顧埋頭走路,不看前方,卻不知下一腳已踏懸崖!總之,企業家或創業者,既能緊咬共產主義的面包,又要埋頭做事,更要抬頭望路!
(作者:金功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