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者購買水平與品牌意識的逐步提高,鞋服行業已經從單純依靠產品贏得市場的時代「心贏銷稱之為貨贏銷時代」升級到了依靠品牌贏得市場的時代「心贏銷稱之為品贏銷時代」,但【商品】作為鞋服企業整體運營的核心與命脈的地位并未改變,企業的整體業務價值鏈隨著商品在營運階段的節奏而動,緊緊圍繞【商品產銷鏈】展開,如下圖所示:
【商品產銷鏈全貌圖】:
商品產銷鏈的本質,用最簡明的方式來理解,就是“從無到有,以有補缺,流動獲利”。也因此,商品流通管理的核心,從上圖中的第一個層次來看,圖例左邊的「組貨訂貨管理」與「供應鏈管理」,就是“從無到有”的兩個階段,「組貨訂貨管理」解決“應有什么”,「供應鏈管理」解決“如何實現”;右邊的稱為「商品流通管理」,就是“流動獲利”的階段,其核心在于管理商品的流動性,要讓商品在配銷中心、銷售網點以及消費者中流動起來。左右兩邊的經營過程,牽一發而動全身,必須緊密相連而不能產生斷鏈。至于“以有補缺”這個關鍵問題,則必須被統攝在上圖中第二個層次的「運籌管理」中加以掌握,這其中包括物流、金流、信息流與商流的全過程交互運作,企業的各項人力物力等資源配置,最主要的,就是在處理上述這些事情,從而得以形成具有競爭力的市場循環反應機制,運籌管理能力的強弱,是企業經營能力好壞評估的最重要對象,也是企業獲利的關鍵保障所在。
企業運籌管理的關鍵,則可以從上圖中的第三個層次來看,共分為五大功能模組,從左到右分別是「研發組貨模組」、「品牌訂貨模組」、「生產加工模組」、「物流配銷模組」、「終端零售模組」,在企業中的部門崗位設置中,也分別對應于企劃部、設計部、采購部、生產部、銷售部、物流部與零售部等,其部門崗位的關鍵業務,從品牌調性與風格系數的確定、產品開發的品色價款量配比、樣品內部評審與外部評審,到區域/加盟訂貨組織與指引、訂單統籌與生產排單、發貨計劃與物流配送,最終對終端實際銷售進行動態監控、趨勢預測、庫存預警,并根據實際銷售調整與優化品牌調性與風格系數,從而在企業各部門、各業務環節形成了一個自身循環系統,呈現出“多部門、多業務、繁而雜”的交叉運營特點。
在五大功能模組中,區域代理商、經銷商及零售商與品牌總公司的最大差異,是在并不涉及到「生產加工模組」,而其它四大功能模組并無差異,每季訂貨會開始前的訂貨準備工作,等同于「研發組貨模組」,每次的訂貨過程,等同于「品牌訂貨模組」,應季產品的到貨波段與上貨波段,等同于「物流配銷模組」,而終端實際銷售過程(含網上銷售),則等同于「終端零售模組」,因此,除「生產加工模組」外,區域代理商、經銷商及零售商在運籌管理中的其它四大功能模組中,雖然在權重占比、業務深度及對相關技術能力要求上的強弱上與品牌公司有所差別,但“從無到有,以有補缺,流動獲利”的本質并無改變。
綜上所述,基于商品產銷鏈基礎上的運籌管理能力的強弱,是鞋服企業品牌經營的關鍵所在,對相關管理技術領域越能成熟掌握,則品牌經營成效就越能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