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思維中,整體思維是基礎,沒有整體觀念,就不會多角度辯證地看問題,也不會多層面類比地去換位。所以下面我側重談管理整體性思維建立問題。
——團隊的整體性。一個企業,可能會因為老板的決策而發展壯大,比如海爾、蒙牛;也可能因為一個員工而名聲大振,比如許振超與青島港,李素麗與北京21路公交車。同理,一個企業可能會因為一個骨干發生問題而受到影響,比如國美;也可能會因為一個員工的失職而喪失顧客。講一個小故事給大家聽,我經常飛來飛去,比較喜歡的是東航、國航,他們的服務要更妥帖細膩一些。相比之下,有些航空公司現在的服務真是下降了不少,記得一次由銀川回上海,由于學員挽留盛宴款待,所以時間太趕了,差一點誤班,就要登艙門的一瞬間,我滑到了,情景很尷尬也很危險,而站在艙門口迎賓的小姐,笑嘻嘻地看著我,等待我自己爬起,然后禮節性地向我致歡迎語,示意我進入機艙,我當時被搞得哭笑不得。至此兩年多來,我沒有再乘坐這家航空公司的航班。所以我們不難看到在企業里,股東、董事、總經理、各部門、各班組、各員工,都要把各自的工作做好,才有可能形成整體性提升,才有可能促進公司效益,否則便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為此我建議,若想提升企業的執行力和績效,不妨進行如下工作:
● 一級一級交流想法
● 一級一級引導信心
● 一級一級明細標準
● 一級一級幫扶本領
● 一級一級督導執行
● 一級一級關心成長
我用了六次“一級一級”,旨在強調團隊的聯動性,只有“聯”,一個動其它也跟著動;沒有“聯”,則有動有不動。發展企業如同行船行車,不怕慢,就怕站,一處不動,走走停停,永遠也到不了目的地,這樣是很可怕的。另則,企業是一個大家庭,要搏擊風浪,需眾人劃槳,企業需要的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所以當你的企業已經稍具規模,那么一定要特別注重發揮各層級帶領團隊的能力。從我們五行管理學“三層次需求論”來看,既要帶領他們的思想,讓他們有目標,有精神追求,認同企業文化宗旨;也要帶領他們的學習、工作和成長,讓他們不斷獲得物質和心理上的滿足。這樣,他們才會關心企業這個整體,才會按照企業整體要求去自律,企業團隊文化才能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