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管理都建立在一個基本的假定之下,那就是每個人都承擔自己的責任。但什么是責任?集團執行系統專家孫軍正了解到——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研究,他們讓一個人在大街上,模擬癲癇病發作,如果只有一個旁觀者在場時,病人得到幫助的概率是85%,而有五個旁觀者時,他得到幫助的概率卻會降低到31%。
在另外一次實驗中,他們讓一坐建筑屋的門底冒煙,如果只有一個人的時候,這個人會有75%概率報警。然而同樣的冒煙事件中,如果看見冒煙的人是三個人,報警的概率就會降到38%。
這樣的實驗似乎與我們的常識相反。在我們看來,千斤重擔眾人挑呀,人多,自然出現問題的時候,就愈容易解決。比如在大街上,有人追殺你,你呼喊救命,大街上人越多,你獲救的機會就越大。但科學實驗得出的結論與我們的常識相反:在旁觀者越多的情況下,你得救的幾率越小。
為什么?孫軍正老師表示,這涉及到群體或組織環境中的責任界定問題。從責任的兩個維度,我們很容易看到問題的真相:
人越多的情況下,人越感到這件事與我無關。
當周圍有很多可能幫忙的人時,每一個人會覺得的責任感都會降低:“其他人一定會幫忙的,說不定他們已經打電話叫警察了。”每一個人都以為責任是別人的,結果卻是沒有人擔負起責任來。那么,負有管理責任的經理人如何利用手中的權杖經營員工的責任心呢?
2004年2月15日,吉林市××商廈發生特大火災,造成54人死亡、70余人受傷,經濟損失難以估量,對社會的負面影響更是難以用數字估計。導致這場特大火災的直接和間接原因是什么呢?事后查明原因有三:一是火災是由商廈雇員××在倉庫吸煙所引發;二是在此之前,商廈未能及時整改火災隱患,消防安全措施沒有得到落實;三是火災發生當天,值班人員又擅自離崗,致使群眾未能及時疏散,最終釀成了悲劇。這三方面無一不涉及員工責任心缺失的問題。
需要責任心的地方,并不一定都馬上涉及企業的生存,有時往往是那些看似無大礙的小節之處。這些小節的積累,就注定了企業的命運。其實許多企業巨人轟然崩塌與員工的責任心缺失有關;員工的責任心缺失,又與企業經營員工責任心的能力不強有關。
要想讓每一名工作人員的責任心都充分體現出來,必須首先讓員工學會遵守工作流程,嚴格按工作標準工作,不違反工作制度,自覺接受組織監管。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對員工進行培訓、教育。
何為培?就是培土、培養,在樹苗四周堆上土叫培,目的有二:一是保護樹苗不被風刮倒;二是保養,為樹苗添加養料。何為訓?就是告訴人們不該做什么。訓導,就是告訴人們應該做什么,應該怎么做;訓練,就是反復做,把應該做的事情按正確的方法反復演練。
孫軍正老師建議企業通過培訓教育,讓員工自覺自愿地反復做正確的事情,把演練和實戰相結合,對業務流程熟悉、對業務標準形成條件反射,形成統一的行為模式和企業氛圍,才能提高整個組織的責任心,構建企業的防火墻。
孫軍正老師的介紹:
孫軍正15889667007
集團執行系統導師
中國執行力十強講師
深圳十大優秀培訓師
國務院軍轉辦特聘講師
中國執行力研究院院長
亞洲領導力開發研究院院長
著名實戰派管理咨詢專家
北大、清華、復旦、人大總裁班特聘教授
著有《總裁戰略智慧》、《解放軍執行力》等暢銷書
更多關于孫軍正老師的詳情請登陸中國最大的培訓講師選聘平臺-中華講師網或查看《中國500強講師排行榜》一書。
歡迎各地機構長期代理由孫軍正老師親自研發并主講的“執行力”系列課程與“中層管理”系列課程。由于近期日程已滿,邀請孫軍正老師講課務請提前一個月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