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為人民服務”,我們不得不說到張思德。張思德出身于四川省儀隴縣的一戶普通佃農家,1933年參加紅軍。1944年春天,為了發展生產,中央機關和警衛人員組織了一支精悍的生產小分隊。張思德第一個報了名,
隨隊從棗園來到了陜北安塞縣境內的石峽峪莊,與另一隊人馬會合,組成了生產農場。9月5日,張思德在修理新挖成的窯洞時,突然發現窯頂掉落土塊,抬頭一看,窯頂裂開一條縫。他知道這個窯就要倒塌,但他第一個反應不是自己往外跑,而是把身邊的戰友一把推出窯口。瞬間,張思德被塌下的兩米多厚的窯頂土埋在窯內。他的戰友脫險了,而張思德被大伙挖出來時,已經沒有了呼吸。9月8日,在張思德同志的追悼會上,毛澤東發表了著名的演講《為人民服務》。他講道:“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張思德同志就是我們這個隊伍中的一個同志。”
“為人民服務”落實到企業員工身上就是要全心全意維護公司的利益。維護公司利益,從細處講就是要求員工盡職盡責,熱愛本職工作,對客戶負責,有強烈的責任感,能充分承擔本職工作的崗位責任、社會責任和道德責任,不做任何與職責相悖的事,不做任何有損企業形象和企業信譽的事。從粗處說,就是把企業當家,把崗位當家,把自己當做企業主人翁。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不能維護企業利益的員工是相當可怕的,特別是那些身居要職而又居心不良的人。這種人參與公司的經營決策、了解公司的商業秘密,如果他們的某些行為不能尊守企業紀律,就有可能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因此,一個企業所器重、所相信的員工,往往都是那些主動維護企業利益為企業服務的人。
工作時間不做私事,這是企業對每一個員工最基本的要求,不要認為這是無傷大雅的小事,公私分明是每一個員工應遵守的職業紀律和必備的職業道德。在工作時辦私事,不但會耽誤工作進程,影響工作氣氛,久而久之,還會造成公司和員工之間的感情對立。
能夠維護利益的員工都具有強烈的榮譽感。員工是企業的代言人,員工的形象在某種程度上就代表了企業的形象。員工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做有損企業形象的事情,這也是一個員工最基本的職業準則,就像你要愛惜自己的形象一樣,你也要愛惜自己企業的形象。
有榮譽感的員工,往往會顧全大局,以企業利益為重,絕不會為私利而損害企業的整體利益。他們知道,只有企業強大了,自己才能有更大的發展。只有具有集體榮譽感的人,在任何一個組織和團隊中才會受歡迎。
一個年輕人的第一份工作是做推銷員。由于家境很不好,他很珍惜這次工作機會,對公司很熱愛。他每次出差住旅館的時候,總是在自己的姓名后面加上一個括號,寫上企業名稱,在平時的書信和收據上也這樣寫,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公司名稱的簽名一直伴隨著他,他的這種做法引起了領導同事們的注意。后來,他逐步被提升為組長、部長、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