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課講師:趙鴻敏(杭州鴻陽超商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授課時間:2011年6月10日至6月11日
服務客戶:浙江省溫州華聯商廈有限責任公司丨
授課地點:浙江省溫州市
主講課程內容:《商超門店之暢銷20%商品的精選與采購保證》培訓課
大量統計資料表明,在連鎖超市公司經營的全部商品品項中,銷售額最好的20%品項的銷售額可實現全部銷售額的80%左右,而剩下80%商品品項的銷售額實現總銷售額20%左右。我們把超市經營中,商品品項百分比間存在的20%:80%關系的規律性現象稱之為20~80原則。其中占銷售額最大份額的20%的商品,稱之為 “ 20商品 ” ,“ 20商品 ” 實際上就是超市公司經營的主力商品群。
需要說明的是:20~80原則僅僅是根據數據統計而概括出的關于品項百分比與相應銷售額百分比之間的近似比例值,實際上這一比值會隨著單品管理效率的高低和超市業態類型的不同而變動。
從單品管理到 “ 20商品 ” 管理的強化
從理論邏輯上分析,商品管理的思路應該是:先以單品管理為基礎,然后從單品中強化 “ 20商品 ”(主力商品群)的管理,再從“20商品 ” 中強化出商品群戰略經營單位,最后總結以上三種商品管理方法,統一實施整體組合的品類管理。從商品管理操作實踐看,單品管理是連鎖超市公司商品管理的基礎,“ 20商品 ” 管理的強化應建立在單品管理效率提高的基礎之上。
“ 20商品 ” 管理的強化對單品管理提出的基本要求是:
1、 減少同類商品品種,降低商品組合深度(減少品項)
由于超市公司經營宗旨是滿足消費者對基本生活用品一次性購足的需要,所以,商品品種齊全是超市公司經營管理的基本要求。但是從單品管理的要求看,品種齊全強調的是不同用途、功能的商品種類應盡可能齊全,商品組合的廣度要適當寬。綜合化程度可適當高,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和一次性購足的需要;品種齊全不是強調同類商品中不同品牌、品種、規格的齊全,商品組合的深度不宜太深,專業化程度不宜太強,否則會造成以下困難。
2、 利潤向少數品種集中
“ 20商品” 管理的基本思路是強調銷售額的集中,而單品管理的基本思路是強調突出品牌,增加利潤。如果沒有單品管理利潤向少數品種集中的指導思想,“ 20商品 ” 管理即使實現了銷售額向少數商品集中,也不一定能實現公司利潤目標。
以單品管理為基礎的 “ 20商品 ” 管理,通過做大少數供應商品牌產品銷量,提高對供應商的控制力,提高品牌商品的市場占有率,能共享供應商節省的促銷費用、大批量采購的價格折扣和年終退傭,實現利潤最大化。
3、 降低管理成本
由于品項和供應商減少,連鎖超市采購部采購談判的差旅費等交易成本可大幅度下降,運輸費用、庫存費用等物流成本也可大幅度降低,促銷人員能集中精力做好主力商品的銷售促進工作,使經營費用、管理費用有所降低。
“ 20商品 ” 的選擇方法
1、 經驗法
參照超市歷史同期的銷售統計資料,在總商品品種中選擇出銷售額排名靠前的20%的品項作為“20商品”。經驗依靠人工統計,工作量大,主要適宜于POS系統尚未建立的、規模較小的超市公司。按經驗法來選擇 “ 20商品 ” 一定要注意統計資料時間上的一致性,嚴格按季節進行。
2、 競爭店調查法
如果超市公司剛成立不久,歷史同期銷售統計資料缺乏或不全,可采用競爭調查法來選擇 “ 20商品 ” 。在供應商接待日以外的時間,可派遣采購人員于12點至13點或20點以后到競爭店賣場去觀察“磁石點”貨架(如端頭貨架、堆頭、主通道兩側貨架、冷柜等,這些位置一般陳列主力商品)上的商品空缺率,因為這一時段通常是營業高峰剛過,理貨員來不及補貨的空隙。通過 “ 20商品 ” 主要陳列貨架商品空缺情況的調查,可以初步得出結論;如果陳列貨架商品空缺多,該商品銷售良好,可列為“20商品”的備選目錄。這種方法簡便易行,但調查容易受到競爭店店員的阻撓,且帶有一定的偶然性。按競爭店調查法選擇 “ 20商品 ” 要注意競爭店店址、賣場面積、經營品種等因素應與本企業具有相似可比性,以保證參照借鑒的實效性;同時黨政軍要注意,由于目前的調查信息與下一步商品采購有一個時滯所以這些信息對下一年主力商品選擇的參考價值可能更大些。
3、 信息統計法
信息統計法是指采購人員根據本企業POS系統匯集歷史同期的銷售信息來選擇 “ 20商品 ” 的方法。這些信息資料主要是:銷售額排行榜;銷售比重排行榜;周轉率排行榜;配送頻率排行榜。這四個指標之間存在密切正相關性,核心指標是銷售額排行榜。根據銷售額(或銷售比重、周轉率、配送頻率)排行榜,挑選出排行靠前的20%的商品作為 “ 20商品 ” 。如超市公司經營的商品品項總數為7000種,則銷售額排隊名第1至1400的商品就構成 “ 20商品 ” 目錄。采用信息統計法,信息完整、準確、迅速,是超市公司尤其是規模較大超市公司選擇 “ 20商品 ” 的首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