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TOP100之最佳創新力專家頒獎來看印度的醫療創新
—AIM總經理兼首席創新官 詹長霖
2013年11月6-7日,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上,以“新思考、新設計、新構建”為主題的“2013中國企業商學院院長(總裁)年度論壇暨頒獎盛典”在深圳會展中心隆重舉辦。
本次評選委員會在 2013年6月28日至10月10日期間,集中對2013年根據企業商學院實踐需要,依據價值和影響,評選出2013年“全球500強商學院院長最認可的TOP100培訓專家”,筆者被授予“2013年最佳創新力專家”,這也是對AIM公司整個創新團隊的認可!
在本次論壇中,多位世界500強的企業商學院(企業大學)的院長都談到,該企業對于與時俱進的創新變革,都非常積極在實施探索,個人當然也很樂意分享自己在創新領域的實施經驗。
針對近期特別研究醫療行業服務創新,醫療機構當然希望在有獲利的情況下服務更多的病人,但面臨著巨大的成本壓力,也希望能創新突破窘境。從最近大陸商業周刊的一篇文章《心臟手術的大賣場》,看看印度的這家醫院如何在管控成本前提下,實現經濟高效率!
做個心臟搭橋多少錢?
德維•謝蒂(Devi Shetty)把特蕾莎修女和圣雄甘地的照片擺在辦公室桌上,他一心想讓數百萬印度人都做得起心臟手術。不過這兩件事之間并不相關。謝蒂從一名心臟外科醫生成為企業家,他在印度建立了21家連鎖醫療中心。他是個徹頭徹尾的資本主義者,通過采購便宜的手術服、減少空調和其他設施,他把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的價格降低到95000盧比(約合1555美元)—比20年前低了一半。他打算在十年內把價格降到800美元。根據美國醫療保險與醫療補助服務中心的數據,同樣的手術在俄亥俄州克利夫醫療中心的價格是106385美元。
“這說明成本可以大大降低。”總部設在日內瓦的世界心臟聯盟的主席斯里納特•雷迪(Srinath Reddy)說,“以相對較低的成本提供高質量的心臟醫療服務,這是有可能的?!?/p>
控制成本在印度尤為關鍵,在這個國家,超過三分之二的平民每天的生活費不足2美元,86%的醫療費用由個人支付,每年的人均醫療開支不到60美元。印度每四人就有一個死于心臟病,然而每年卻只進行10萬到12萬例心臟手術,遠少于謝蒂估計實際所需的200萬例。
謝蒂計劃,在他旗下醫院現有的6000個床位的基礎上,未來十年再增加3萬個床位,而且他已經確定了100個人口在50萬至100萬,但沒有心臟病醫院的城市。
所有這些擴張都必須滿足一個前提:保持成本低廉。謝蒂介紹說,他的公司在邁索爾市建一家擁有300個床位的活動板房單層醫院,成本是600萬美元,建設周期是六個月。為了降低能源成本,醫院只有手術室和重癥監護室裝有空調。謝蒂還取消了不必要的術前化驗,以此來節省開支。尿樣化驗曾經是手術前的例行檢查,后來發現只有極少數病例檢出有害細菌,于是醫院就取消了尿檢。各家連鎖醫院都使用網絡計算機軟件進行后勤管理,而無需購買或是建立昂貴的新系統。
當謝蒂無法說服一家歐洲制造商把一次性手術衣和罩袍的價格降到合理水平時,他就說服了班加羅爾的一群企業家去生產這些產品——價格由此降低了60%。
看到謝蒂在醫療上的創新與成就,讓每年人均醫療開支不足60美元的印度,其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的價格比20年前低了一半,真是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