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做項目企業咨詢、培訓、調研,這幾年在大江南北奔走,也親眼目睹了不少中小企業的發展狀況,幾乎90%的企業存在以下三大問題,以致企業裹足不前、推諉扯皮、內耗嚴重、創新無望,嚴重影響企業發展。
1.老板心急得要死:急功近利、彩票觀點奢望拿來主意.
現象:很多企業向往世界500強,崇尚臺資、日資、美資等外資企業規范管理,通過獵頭花大價錢從大公司挖人過來,就期望能帶來高產值高績效,可能嗎?事實是很多創新舉措還沒推行,就招來排斥,領導意志不堅決,很多經理人腳還沒有站穩,就對企業放棄了;要不就是功效根本發不出來,讓企業承擔高成本。
分析:企業的問題錯綜復雜,根本問題出在企業流程、體制。外聘經理人是可以給企業帶來創新和提升,但需要企業團隊的配合。事實是內部的管理人員只會給外來的和尚出難題,一般沒有點耐力和魄力的經理人,就半途夭折了。選人用人是管理一大挑戰,但我個人的管理作風,更偏向于流程體制上努力。
對策:增強體魄勝過打針吃藥。
2. 而員工卻很有意思:躺在功勞簿上拒絕改變.
現象:很多企業主管甚至只有小學文化,連電腦都不會用,卻還在居功自傲,在目前信息萬變的時代,這幫人還可以勝任管理職位?
分析:企業創業發展初期,是有一幫人跟老板打天下,立下汗馬功勞,但企業需要持續的發展,發展中就需要不同能力層次的人,否則就需要積極的學習新知以應對發展。老一班人若躺在功勞簿上,排斥新人、拒絕改變. 企業若只講感情狠不下刀,這樣只會讓企業停滯不前,阻礙企業發展。
對策:適當讓老一輩人退至二線,才是企業明智之舉!
3.更是尷尬的是:老板花錢請老師來上課,然后再求員工來培訓,下課又還給老師了
現象:很多企業也明白我說的以上兩個問題,于是這兩年就跟風一樣對企業搞起培訓,競爭對手請什么老師上什么課,也跟著做。錢是花了,很多企業學員不是積極向學,卻是三請四請付工資才肯過來聽課的。這樣哪來的效果可言,還引來一堆抱怨。好像下課了,學的東西又都還給老師了,于是企業開始質疑培訓來。
記得我第有次給浙江某汽配企業做培訓時,感覺學員不是來參加培訓,而是參加村選舉大會,比如說老板帶頭破壞課堂紀律,手機隨便接,零食隨便吃,更離譜的是有學員說肚子餓了,老板立馬去找些餅干來分發給大家。讀者可能會不信,但這就是我親身經歷過的事實。
分析: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會發生不同問題,需要不同的解決方案。所以并不是對別人有效果的課程,對自己也會有幫助。很多企業在跟我約課時,我都會安排我的團隊做足企業培訓前需求調研,結果很不幸的是:60%的企業需求培訓課程錯誤,需要更改培訓主題。真正有效的課程需要:受訓學員-素質、企業當前現狀-培訓時機、培訓課件三方面的契合上,更重要的是課后的績效跟進上。
對策:拒絕改變不對,拿來主意不對,能創造學習的企業文化,關鍵的崗位學習關鍵的課程,只有領頭人意識態度改變了,意識到不足,才會自動自發的尋求工作改善,績效提升也就趨向容易了。
企業迷信培訓不行,不做培訓當然更不行。要針對性的學習,學習就會實實在在的幫到我們。
針對性的學習改變生活,接地氣的培訓成就未來,你還會說培訓沒有效果嗎?你還會為企業的管理問題傷透腦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