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不是病,但是無處不在。
宏觀焦慮還是來自于GDP,7.5%正在成為政府決策的桎梏,以一季度和二季度的表現看,7.5%的難度還是相當大的,要不要刺激的討論正在讓位于刺激硬度大小的把握,而如何看現在的貨幣政策也成為
市場爭論的焦點。
何時降準?
沒有答案。
但是所有的人都正在拼命尋找答案。李克強總理說要適時預調微調,專家馬上預言貨幣政策就要調整,降準箭在弦上。而周小川在基層銀行觀察強調穩健的貨幣政策要執行到底,媒體馬上說降準短期沒有希望。
一頭霧水。
貨幣政策何去何從,立竿見影影響的是資本
市場,水皮雜談曾反復指出,A股如果想有突破行情,標志就是降準。降準的意義首先是意味著流動性寬松,其次意味著融資環境的改善,最后反映到股市上就是新的增量資金的產生。
目前的股市,存量資金僅夠上證指數在底部徘徊,守住2000點已經勉為其難,如果想有400點以上的反轉,必須靠增量資金入場才行。這也是“新國九條”頒布至今,指數沒有任何起色的難言之隱。
不錯,道瓊斯指數已經快創新高了,2007年10月,道指不過是14198點,而今天已經是16735點,而上證指數同年同月曾經創下6124點的輝煌,如今卻只有三分之一的殘軀掙扎求生,但是如果對比市值,尤其是流通市值,我們就要接受現實,2007年高點時期,A股流通市值是8萬億,而今天已經是22萬億,市值擴大了2.7倍,這里有全流通的因素,更有中小板創業板大躍進的因素。如果按可比口徑計算,A股流動市值和當年保持不變,上證指數現在的可能點位應該是16000點左右,所以在存量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守住2000點也是不容易的事情。
對于2000點認識也是不同。
李大霄認為中國歷史上第一輪真正意義上的牛市就要從此起步了。因為上證50的PE現在只有7.4倍,PB只有1.3倍,股息率平均已經達到4%,AH的溢價指數達到100,價值投資的時代已經到來。而徐彪則認為,數據表明,歷史上的每一輪牛市都是和
經濟周期同步的,并不是每一輪企業的盈利周期都會產生持續性的上升牛市,但是如果不處在企業盈利周期,牛市就根本不可能。花榮則表示,看好今年的股市機會,但是正在持幣觀察,機會來自于自貿區概念的擴大,國企改革的推進,定向增發和新股的短線供不應求。李大霄大家都熟悉,英大證券的研究所所長,鉆石底的發明者,徐彪則是華泰證券研究所的首席策略分析師,花榮則是一個自由操盤手,李大霄和徐彪同為券商研究員看法大相徑庭,花榮作為老狐貍只做機會主義者,他們在新浪論壇上的交鋒或許能反映
市場的焦慮。
適應新常態,保持平常心,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具體到貨幣政策調整上,最大的可能不是全部寬松而是定向寬松,打擊非標的結果,央行重新掌握貸款的分配權,但是資金是否會順從則是另一回事,讓
市場配置資源不可避免和行政干預發生沖突,這些都是新常態回避不了的。
難免焦慮。
風水輪流轉,水往低處流。
過去十年中國社會積淀在
房地產領域的資金數以萬億計,短期內完成搬家是不可能的。轉換會有相當長的過程,但是增量則相對樂觀,所以,
市場是有預期的,萬事俱備,只欠降準。
6月是個時間窗口。
去年鬧“錢荒”是在6月,今年寬松的拐點也可能在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