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機創造的奇跡完全是屌絲逆襲的奇跡,的確讓無數的人羨慕嫉妒恨,于是雷軍的自嘲也就成了不少人心安理得的安慰,“風口上的豬”果然就會飛嗎?
當然,這是錯覺。
豬永遠都是豬,豬在飛也是豬,更關鍵的是飛的其實不是豬,而是風,只要風停了,風口上的豬就會摔得粉身碎骨,下場比不會飛也沒能飛的豬更慘。
但是,這不會妨礙我們討論豬的熱情,因為我們太想飛了,所以我們也就不在乎別人是否把我們當成豬了,即便是豬,如果能像雷軍一樣飛起來,此生也就沒有遺憾了。
上證指數在不斷地漲,2500點過了,2600點也過了,2700點又過了,2800點風正在越來越大,但是市場上卻出現了掙了指數掙不到錢的情景,市場上一個新的熱詞在悄然走紅,那就是“滿倉踏空”,而相應的段子又開始拿豬們說事。段子一是說,“已經閉眼騎在豬身上了,風在哪兒呢?”風說,“哥近期主吹大象,暫時顧不上豬;”段子二是說,就在這廂跟豬僵持不下,隔壁的鎮上刮起了龍卷風;段子三是說,風越吹越勁,大家小心著涼;段子四是說,風呼呼吹,手里卻沒有豬,照了下鏡子才找到一頭。
笑話歸笑話,但是“滿倉踏空”的殘酷確實讓人笑不起來,實在要笑,也就是苦笑。江湖上曾經流傳過水皮的一句名言,叫“滿倉等待最后一次暴跌”,有人不理解,為什么知道還有最后一次暴跌不空倉等待而要滿倉等待呢?其實這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心理問題,或者說是一個哲學問題,最后一次暴跌會不會發生、什么時候會發生又有誰能作肯定回答呢?而且即便真的發生了,空倉的又怎么會去滿倉呢?所以,對于空倉而言,最后或不是最后的暴跌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他決不會因此滿倉,所以也就不可能抄底,只有主動買套才不會錯過機會,這是講趨勢;而“滿倉踏空”講的卻是投資的結構問題,選股不如選時,選時不如選勢,可見選股是最低層次的問題,當然也是我們不可能回避的操作性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要先解決如何理解勢的問題,同樣是漲,勢和勢不一樣,此一時,彼一時,水皮在上期雜談中已經說過,風水是輪流轉的,現在的行情無論是背景、規模、性質、資金的來源都和過去不一樣,固步自封,因循守舊,就會成為一個坐電梯上上下下享受的人。
此一時彼一時的表現之一是現在的A股和過去的A股規模,尤其是流通規模完全不一樣,上一波牛市是以股改開始的但卻是以全流通而結束的,現在的牛市起步卻是在全流通基礎上的,上波6124點時流通市值不過7萬億-8萬億,而現在2000點上下流通市值已經在20多萬億;因此,對于指數的猜測不可同比,現在的3000點可能相當過去的4500點或者5000點,上證指數的高度不可盲目樂觀;
此一時彼一時的表現之二是現在的成交量和過去不一樣,現在6000億已經是一個常態的情況,過去4000億不到就是歷史天量,天量之后必有天價,量在價之先,如果以老眼光看成交量那么就時刻會有危機感。陳勝、吳廣起義之時隊伍不過700人,但是最終卻到70萬人,隊伍是越打越大的,因為有新的增量資金會不斷進場;
此一時彼一時的表現之三是板塊的表現牛熊是不一樣的,大牛市必然是大資金,大資金必然炒藍籌這是基本規律,更何況此時此刻的藍籌估值如此之低,而這波行情的性質又是對外開放的行情,滬港通只是小試牛刀,A股進入新興市場指數才是大打出手之時,那種以為銀行一漲就是拉指數掩護個股撤退的思路是種過時的思想。有人統計券商上漲50%、保險上漲40%、銀行上漲30%,合計貢獻指數350點而大盤才漲300點,那就意味著基他股票必然下跌,過去兩年中小板創業板走的就是超級大牛市,今后兩年出現調整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調整不等于不漲,但漲幅一定有限。
風來了,特別是臺風來了,總有豬會飛起來,只不過今天飛的決不是昨天飛的那頭豬,每個人心中都有頭豬,一頭會飛的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