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大家閱讀本期益至講壇的內容。我們歡迎工廠企業帶著問題來參與我們每周六開展的免費精益研討沙龍。
- 1 -
工廠企業開展的TPM管理活動就像生活中的吸塵器,吸取企業各項設備中的灰塵,解決工廠企業對設備制定的管理工作的不足,而在TPM管理活動在企業推行中具有以下五大特點,我們掌握好其特點,才能更好的開展活動。
- 2 -
特點一:系統性
系統性是指TPM管理涉及企業生產系統的全方位和全過程。TPM把包括設備引進、安裝、調試、使用、維護、維修、改造,直到報廢更新的各個階段作為管理對象,涉及設備的各個子系統以及設備的每一個部件、零件,構成以事后維修、預防維修、改善維修和維修預防為主導的全系統生產維修體系。同時,TPM要求對設備環境、車間以至整個生產現場實行清潔化、定置化、目視化和文明化的管理。
特點二:集合性
TPM管理由一些相對獨立而又相互依賴的活動內容組成,這就是我們所說的TPM八大支柱,即:個別改善、自主維修、專業維修、初期管理、質量管理、安全與環境管理、事務改善、教育培訓。這些活動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促進,例如維修管理影響著環境管理,環境管理又影響著質量管理,各項活動相互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個錯綜復雜的鏈和環。
特點三:開放性
作為當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TPM管理處于整個企業管理的大環境中。因此,TPM管理必將受到企業資源條件、環境條件、人員素質、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影響和作用,同時,TPM管理狀況也將作用于和影響于企業管理及其它各項專業管理。由此可知,TPM管理與所處的環境之間既有輸入,又有輸出,相互滲透,相互促進,每一次輸入輸出過程的完成,都應使企業管理、專業管理及TPM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特點四:目標性
人類的每一項活動都是為了取得一定的效果,達到一定的目標。TPM管理也不例外,它的目標就是要不斷追求企業生產效率的最大化,全面提升企業的綜合素質。具體來講,TPM管理是通過對設備的六大損失(故障損失、工藝調整損失、突停和空轉損失、速度損失、廢次品損失、開工損失)和生產現場的一切不良因素實施持續的改善,努力實現“5Z”(零事故、零故障、零缺陷、零庫存、零差錯)的目標,從而達到最佳的設備綜合效率和企業經營效益,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和應變能力,最終達成“3S”(員工滿意、顧客滿意、社會滿意)的可持續發展的企業,其目標是明確的。
特點五:動態性
對于TPM管理的要求,在一定時間內是相對穩定的,但是隨著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發展,特別是今年來所面對的世界經濟全球化和國內市場國際化的新挑戰和新環境,TPM管理也應與之相適應,不會也不應該停滯在一個水平上。TPM管理始終處于動態的PDCA循環過程中,才會有生命力,才會有效地發揮其獨特的功能。
TPM管理活動在企業中開展的方式有很多,促使企業開展好TPM管理工作的方式也有很多,5S管理活動就是其中一種,5S管理倡導企業的人文管理,從改善企業員工素質的角度出發,改變他們對工作的態度。高素質是企業管理活動的推進器,5S管理又是企業現場管理的基礎,TPM管理是企業現場設備的管理方式,所以開展好5S管理活動是做好TPM管理活動的前提。
- 3 -
除了要了解TPM管理活動的特點之外,我們還需要了解有哪些干擾因素會在執行TPM管理的過程中產生影響,繼而會引起怎樣的損失。
對設備造成影響的因素有很多,我們把直接影響到設備停機、故障、損耗等不良情形的各類因素叫做項目損失,為了提高設備的綜合使用效率,保證產品的質量,提高生產效率需要實施TPM管理降低設備的損失,但在降低設備損失之前需要我們認識這些項目。
損失具體包括六大方面:1、故障損失;2、換裝和調試損失;3、空閑和暫停損失;4、減速損失;5、質量缺陷和返工;6、開工損失,稱為六大損失。
- 4 -
一、故障停機/損失
故障停機/損失是指故障停機造成時間損失和由于生產缺陷產品導致數量損失。因偶發故障造成的突然的、顯著的設備故障通常是明顯的并易于糾正;而頻繁的、或慢性的微小故障則經常被忽略或遺漏。
由于偶發性故障在整個損失中占較大比例,所以許多企業都投入了大量時間努力尋找避免這種故障,然而,要消除這些偶發性故障是很困難的。所以,必須進行提高設備可靠度的研究,要使設備效率最大化,必須使故障減小到零,因此,首先需要改變傳統故障維修中認為故障是不可避免的觀點。
二、換裝和調試損失
換裝和調試損失是因換裝和調試而導致停機和產生廢品所造成的損失,一般發生在當一個產品的生產完成后,因生產另一種產品進行換裝和調試的時候。為了達到單一時間內的換裝(少于10分鐘),可以通過明確區分內換裝時間(在機器停機后才能完成操作)和外換裝時間(在機器運轉時可以完成操作),以及減少內換裝時間來減少整個換裝時間損失。
三、空閑和暫停損失
空閑和暫停損失是指由于誤操作而停頓或機器空閑時發生短暫停頓而產生這種損失。例如,有些工件阻塞了滑槽頂端,導致了設備空閑;因生產了有缺陷產品,傳感器報警而關閉了設備。很明顯,這種停頓有別于故障停工,因為除去阻塞的工件和重新啟動設備即可恢復生產。
四、減速損失
減速損失是指設計速度與實際速度的差別。速度損失對設備效率的發揮產生了較大障礙,應當仔細研究,以消除設計速度和實際速度二者之間的差別。設備實際速度低于設計速度或理想速度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如機械問題和質量缺陷,歷史問題或者設備超負荷等。通常,通過揭示潛在的設備缺陷,謹慎地提高操作者的速度有助于問題的解決。
五、質量缺陷和返工
質量缺陷和返工是指由于設備故障引起的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缺陷和返工,通常,偶然性缺陷很容易重調設備至正常狀態來消除,這些缺陷包括缺陷數的突然增加或其它明顯的現象。而慢性缺陷的原因難于發現,常被遺漏或忽略,需要返工的缺陷發也屬于慢性損失。
六、開工損失
開工損失是在生產的初期階段(從設備啟動到穩定生產)產生的損失。這些損失的數量因工序狀態的穩定性,設備、夾具和模具的維護水平,操作技能的熟練程度等的不同而異。這項損失較大,而且是潛在的。在實際生產中,通常會不加鑒別地認為產生開工損失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很少加以消除。
對設備的各種損失追根究底,把源頭找出來,消滅這些源頭,減少設備故障的發生,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這正是實施TPM管理的目的所在。
- 5 -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大家對做好TPM設備管理工作有什么看法?或者有什么工作心得?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聊聊。另外,如果覺得此文讓你小有收獲,別忘了轉發朋友圈哦~
在廣州地區的企業家朋友歡迎您帶著問題來參與我們每周六開展的免費精益研討沙龍,想參加的朋友,可以在百度直接搜索“益至咨詢”就能找到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