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階段課程:《突破企業發展思想瓶頸》
一、過去已成歷史
【目的:通過這一節的講解,讓大家明白當前的社會經濟情況,看清當下狀況以至未來的發展機遇,讓企業員工不要抓住過去不放,要用新的眼光思考企業管理。】
1,制造業再次被關注
2,國家發展需求在改變
(故事中的道理:看誰跑得快)
3,人工成本已不是優勢
4,不差錢的中國人
二、企業要鎖定目標
【目的:從企業經營目標以提問的方式展開討論,讓大家明白了企業經營目標的同時,交給大家如何尋找和改變自己工作上的錯誤。從而幫助企業統一大家的工作目標,讓企業的工作效率最大化。】
1,企業的目標是什么?
(心里測試題:選擇那一個水杯;故事中的道理:神佛重因,凡人重果)
2,目標對企業的影響
(故事中的道理:永遠完成不了的任務;案例分享1:生產不停就有利潤 ;案例分享2:利潤的創造是加法原理嗎?案例分享3,文化建設。)
三、企業是運動的生命
【目的:讓大家明白企業所存在的生命特征,讓大家更理性的看待自己的企業,科學的面對企業遇到的各種問題,并作出正確的決策,同時讓大家產生“沒有遠慮必有近憂”的思想觀念。】
1,企業生存在什么樣的環境中
(案例分享1,盲目追求自動化 )
2,企業如何面對“墨菲”
(案例分享3,深入分析尋找真兇;案例分享4,說看到的問題,不一定是真實的。)
3,企業是有生命的
(案例分享5,是生產的問題還是營銷的問題;案例分享6,順勢造勢;案例分享7,不可停歇的變革。)
4,企業的生命構成
(案例分享8:使命、愿景、戰略、組織架構;案例分享9,領導多了做事的少了;案例分享10,這么貴的刀具誰能用的起。)
5,企業的健康離不開運動
6,市場波動時企業的靈敏度
(案例分析11,市場錯誤判斷會導致嚴重的后果;案例分享12,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很強。)
四、改革是發展的動力
【目的,讓大家明白企業的發展及生存離不開企業的改善變革的同時,教會大家如何給自己的企業進行科學系統診斷,如何計算出自己企業的問題指數,幫助大家系統的制定出企業持續改善目標和改善計劃。企業改善之前和企業改善過程中一定存在各種障礙,給出兩套方案幫助大家清除這些障礙。】
1,什么是企業的問題
(案例分享1:這錢該不該花;故事中的道理。)
2,企業問題公式:P(problem)= G(goal)-S(status)
(案例分享2,P(problem)= G(goal)-S(status)應用)
3,只有改變才有變化
(故事中的道理,商鞅變法;案例分享3,持續改善需要循序漸進;案例分享4,鳳凰重生。)
4,看辛亥革命理解企業改革
5,企業是造錢的機器
(案例分享5,好、快、準 ;案例分享6印刷什么樣的鈔票。)
6, 企業改善前的三個問題
(案例分享7,西醫治表,中醫去根 ;故事中的道理,協和醫院。)
7,企業改善時的三個問題
(案例分析8,企業診斷報告)
8,TOC系統管理介紹
第二階段課程:《突破企業發展觀念瓶頸》
一、思想決定觀念
【目標:告訴大家思想決定一個人的觀念,而觀念決定一個人的抉擇,而抉擇決定結果,讓大家明白企業管理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果邏輯。】
1,思想決定觀念
2,觀念決定抉擇
二、何為TOC四觀
【目標:TOC四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修理,是企業每一個員工都應該具備的工作觀念,真有正確的工作觀念,才能產生有利于企業發展的行動。每一個觀念里都有一整套科學的修理方法,實現觀念修理動作化。】
(一),系統觀(又稱整體觀)
1,什么是系統觀
(案例分享1:人生系統教育和知識教育誰勝誰敗。 )
2,系統觀的對立面
(案例分享2,職業化 ;故事中的道理:盲人摸象。)
3,始終以系統的目標管理全局
(案例分享3:變革中的系統觀 ;案例分享4:不要讓過去影響到未來
4,系統管控要與瓶頸的節拍同步
(案例分享5,瓶頸理論的戰略管理應用 ;案例分享6,生產中的瓶頸資源管理。)
5,企業業績等于各職能業績之和嗎?
(二) 有效產出觀
1,什么是有效產出觀
(案例分享1:設備是否要更新 ;案例分享2:一個螺絲。)
2,有效產出會計
(案例分享3,是否應該購買設備;案例分享4,趕快入庫 ;案例分享5:外包還是自制;案例分享:6:為什么多數企業售價高于成本,但依然虧損!)
3,破除扭曲了的衡量,建立正常的衡量標準
(案例分享7:這樣做對嗎?案例分享8:效率提升了,利潤卻沒有增加。)
(三),邏輯觀
1,因果思維與謙讓文化
(故事中的道理:關于馬蹄鐵的故事。)
2,邏輯觀的對立面
(案例分享1,用不完的經驗開不完的會 ;故事中的道理:關于經驗的故事。)
3,經驗是有壽命的,邏輯太初就有而且必須遵循
(故事中的道理:尊重過去;案例分享2,綠箭口香糖 ;案例分享3,紅包中的信任。)
4,經驗是講過去,邏輯是講未來
(案例分享4,中國牛奶業的失敗;案例分享5,這個訂單接不接。)
第四節,動態調整觀
1,什么是動態調整觀
(故事中的道理:布拉馬的炮兵;案例分享1:只賺到了九牛中的一毛;案例分享2,打破行業“絕對”)
2,復雜精確和簡單準確
(案例分享3,肯德基式的員工食堂 ;案例分享4,龐大的管理機構,低效的工作效率 ;案例分享5:問題簡單化,效率最高化。)
3,預算管理的動態調整
(案例分析6:企業預算管理。)
4,動態調整觀在生產中的應用DBR+BM
(案例分享7:如何不讓瓶頸工序停機。)
第三部分課程:《突破企業發展方法瓶頸》
一、持續改善聚焦五步驟F5
【目標:學會F5聚焦五步驟持續改善方法,一種能夠在短期內實現改善工作與企業利潤成正比的改善方案,簡單而有效實現持續改善的高效方法。】
1,持續改善聚焦五步驟使用說明
(案例分享1,應該改善什么;案例分享2,單個制程產能提升多少為最佳;案例分享3,老板擅長的往往不是企業缺少的;案例分享4,對別人有益的對自己不一定有益;案例分享5,體制不變,機制常變;案例分享6,機械自動化輸給了手工作業;案例分享6,限制資源不斷漂移,如何實現管控;案例分享7,那項工作是生產管理,那項工作是營銷管理
2,持續改善聚焦五步驟應用經典案例分享
3,生活中的應用
二、有效產出會計 TA
【目的:企業的目標是賺錢,但是很多企業管理人員并不懂的財務管理,這樣就很難實現企業的每一項管理決策都是圍繞賺錢展開的,教會大家一種新的管理會計方法,為企業的管理決策提供高效的依據。】
1,有效產出會計名詞及公式介紹
(1),純利潤(NP):NP=T-OE;
(2),投資回報(ROI):ROI=(T-OE)/I ;
(3),生產力(P):P=T/OE
(4),投資效率(EOI):EOI=T/I
2,有效產出會計應用案例分析
案例分享1,如何計算有效產出和凈利潤
案例分享2,如何計算企業的營運費用
案例分享3,投資購買那一臺設備
案例分享4,是否對設備改造投資
案例分享5,是招聘輔助工還是招聘實習工
3,傳統成本會計和有效產出會計對比
案例分享6,企業各部門如何營運有效產出會計進行財務管理
三、思考程序TP
【目的:隨著企業的不斷壯大,企業管理人員的思考決策能力非常重要,TP思考程序,通過5個分析圖來教會企業管理人員如何進行企業管理思考工作,提升企業整體整體管理能力,尤其中高管的管理能力。】
1,思考程序第一步:尋找不良影響UDE
2,沖突圖、現狀圖的繪制與分析方法
3,化解沖突圖三原則
1,第一原則:遵循TOC四觀;
2,第二原則:三問前提假設;
3,第三原則:自我尊重雙贏
3,轉換圖的繪制與分析方法
4,未來圖的繪制與分析方法
5,戰略執行圖繪制分析方法;
(案例分享1,從聽得見到看得見)
四、生產管理DBR+BM
【目的:DBR+BM是一種高效生產計劃和生產物流管控和生產現場調度最為有效的生產管理方法,該方法操作企業還非常簡單,豐田汽車的很多制造型企業都成功應用該方法并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消除企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1,DBR+BM的名詞解釋
(案例分享1,紅軍長征中的故事。)
2,DBR+BM的使用說明
(案例分享2,瓶頸已不再生產線上 ;案例分享3,遵循事實,科學管理。)
3,應用DBR+BM編輯生產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