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什么來
打造企業安全,我有幾點體會:
領導帶頭責任到人績效掛鉤 安全生產重于泰山,失去安全保障,企業自然就會失去賴以發展的基石。為此,我們首先成立以公司黨政一把手任組長,各企業主要負責人及安全生產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專門負責對安全生產工作的督察、落實、管理和考核工作。同時,在領導小組之外還增配100多名兼職安全管理人員,建立嚴密的安全
生產管理網絡。
我們還按責、權、利統一原則,將安全責任及指標逐級細化到具體單位、班組和個人,將安全指標完成情況與當月及年度績效工資、評優、晉級掛鉤并實行“一票否決”,這為營造“人人身上有指標,安全重擔人人挑”的整體氛圍創造了堅實基礎。
健全制度保障企業安全 根據安全生產需要,在對已有安全生產和管理制度進行修訂和補充基礎上,還研究出臺《爆破物品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檢查日志制度》等10多項管理制度、40多條現場管理及崗位安全工作考核標準,使監督約束機制貫穿到生產全過程。在此基礎之上,我們還有嚴格的安全生產責任狀制度。要求公司、車間(科室)、班組和員工逐級簽訂安全責任狀,簽約率100%。
自查搜查結合加大督查力度 礦山行業有其特殊性,布點多、涉及面廣,工作環境復雜,安全管理難度大。為此,我們采取部門、崗位自查與公司抽查相結合的形式,不斷加大現場安全管理和檢查力度。我們成立了專門井下隱患排查領導小組,定期、不定期對各礦區井下系統作業開展“拉網式”排查;嚴格領導干部下井制度,規定企業負責人和職能部門人員每月下井最低次數8-15次不等;下井人員每天要召開碰頭會,交流安全檢查意見,確保防患未然;通過這些力求保障崗位與生產安全。
強化企業安全文化 沒有文化的企業難以生存發展,安全文化的宣傳作用不容小視。我們發現,在車間、井下安置安全標志牌、懸掛安全規章制度、操作規程看版及張貼安全標語之后,圖文并茂的看版、標語,給集團員工以良好的安全文化視覺沖擊力,達到了與安全教育工作互補的宣傳效果。同時,我們還開辟安全教育室,專門從事安全警示、教育和培訓活動,還通過安全生產月、知識競賽等活動,營造濃厚安全文化氛圍,增強安全文化的群眾性,強化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
技改資金不含糊 文化離不開技術、生產更離不開技術。針對不同礦區的實際情況,為提高井下安全生產水平進行安全技術改造資金投入。光2006年一年就曾投入400萬元。
在我看來,這項工作還將繼續開展,讓問題發現一個,解決一個,形成安全技術投入與改造良好的持續發展機制,這樣,才能真正地保障好每位員工的生命安全,保障好企業的生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