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公司的績效工作做得都各不相同,但是如果理直氣壯的說我們的績效做的非常成功的我想不會有幾人。為什么我們的績效做的如此糟糕呢?
一. 看領導
從業這么多年我對他們這樣來定位
1、 理想化的領導什么都想要,做夢形式的;
這類領導的經常說的就是,我希望績效能夠推動我們公司所有的發展,員工要非常滿意,我們的業績也要翻倍增長,員工狀態也要非常高,結果呢要的也就越多考的小而全,一個員工一個月整出了20個指標,結果呢他們的績效工資只有300塊錢,從成本核算的角度真是不值得,回報率確實不高;
2、 領導本身就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領導想的出發點很好,但是在自己落實的時候確實不知道怎么搞定,一家公司在做顧客服務為導向的時候,對于顧客服務的考核竟然是每個部門每天是不是開會說這個事情,部門找的顧客服務案例多寡,每個部門召開的顧客服務的會議有多少,結果成了自我邀功的競技場,而沒有理解到顧客服務應該是顧客要什么,我們的流程和制度需要圍繞我們的顧客怎么舒服怎么來,我們的貨品怎么擺放才是員工的最佳視覺感;
3、 領導是偽重視;
自認為自推動績效工作以來,他出面給大家開個會就萬事大吉,后期對員工的輔導,幫助都扔擲腦后,領導偽重視員工怎么會重視,這也叫上行下效;
4、 信念不一的領導;
就是開始想要的和自己所作的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很簡單的而一個例子,我以前在一個企業從業,領導說我們要為日后發展壯大必須找到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以顧客服務為中心,利潤可以低一點我們要的是持續發展不是要的短期的輝煌,指標開始調整以顧客服務為中心加大考核權重,甚至和銷售等占到了同一個比例上,員工一下子撲到顧客服務上,可是執行每兩個月,領導突然增加了30%的銷售指標,還立馬組織人做銷售競賽,大額度獎勵等等……后果可想而知,員工全部掉轉矛頭……
領導必須把好舵知道到底要什么,如何取舍,如何分階段操作最優,如何將導向貫徹到底,如何分辨實際解決問題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