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烈夫:如何看待保守與創新?
按理說,保守與創新是一對矛盾,也是一對反義詞。如果讓您在保守和創新之間選擇的話,我敢保證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創新。很好,這是正確的!但是,客觀規律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不是你說保守就保守,你說創新就創新的——因為,一切都要根據客觀實際來行事。
比如說“保守”,先是“保”后是“守”。保,其目的在于不受侵害、不受破壞、不至于丟失。試問:一個人的氣節不保行嗎?一個代表人民愿望和利益的政權不保行嗎?一個有文化價值的文物不保行嗎?等等,都要保,而且還要保得堅決!再說“守”,其目的在于堅持和持之以恒。試問:優良的傳統文化不守行嗎?先進的制度不守行嗎?被實踐和時間證明的真理不守行嗎?面對邪惡作戰的陣地不守行嗎?一個人的職業操守不守行嗎?顯然,都是不行的,必需要保,一定要要守!
再比如說“創新”。先是“創”后是“新”。創,就是新生事物,就是前所未有的發明和創造。目的很簡單,就是要不斷適應新環境、新形勢、新發展的需要。再說“新”,有兩個含義:一是“日日新、又日新”,不能總是一副老面孔;二是新發展、新面貌、新形態,不能總是老氣橫秋。不管是創還是新,都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為了發展。因此,說道到底,創新還是一個揚棄的過程。要知道,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也還吸取了老黑格爾的哲學。內燃機也還是在蒸汽機的原理下發明的。
既然如此,為什么一定要只強調創新而反對保守呢?能不能這樣想:該保守的一定要保守,該創新的一定要創新?!老子曾說:“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孔圣人一面高呼“克己復禮”,要保也要守,同時還大聲疾呼,提倡“日日新,又日新”。看來,他們都是充滿了辯證的思維。
于是我想,保守與創新之間的關系無非是一個辯證的關系,根本不存在廢棄什么、提倡什么,也不存在贊成什么發對什么的較真兒的問題。一切都要根據客觀現實和發展的需要來具體確定。還是毛主席和鄧小平說得好:實事求是!好的,一定要堅持、一定要保、要守!不合時宜的,一定要創,一定要新!千萬不要為了創新而丟掉優良的傳統;也不要為了保守而反對創新。保守和創新雖然是一對矛盾,但是,要知道,這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就像太極圈一樣,陰中有陽,陽中有陰,誰也離不開誰!
在管理中,保守和創新一樣重要。該保改守的一定不要放棄,比如管理原則、行之有效的制度、流程、企業價值觀等。該創新的一定要大力創新,比如技術、工具、不合時宜的管理方法、落后的制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