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啟老師在網上發了一篇《憋出來的情詩》,很多網友熱情評論,烈夫也湊合著寫了一篇《小議馮老師之‘亂燉’》。緊接著,那位“愛遛狗,喜喝酒,善書法,留平頭”的陶先生,也來了個小段,挺有意思的,且看:
“讀了馮老師的“亂燉”突然腦子里閃現很多亂文來,亂X、亂XX、亂。。。看到您憋出來的“春天”,想到:春天來了,我要挖個坑,把老婆埋起來。。。等到秋天的時候就會有很多老婆了~~。”
哈哈,的確有創意!只聽說過種蔬菜、種糧食,可從未沒聽說過“種老婆”。啥叫創意?這就是創意。是一種幽默的移植。難怪陶老師經常會有那么多的經典策劃,經典創意,比如“小酒人生”、“孔二姐”等等。
由此我想,人們總是再談創意,但很少見到有創意的“創意”。之所以這些缺乏創意的“創意”不被人們重視,是因為,思維方式太平常,思想內容太蒼白。更重要的是,這些“創意”缺乏一種內在的邏輯聯系,缺乏一種幽默的移植,缺乏一種象陶老師那樣童真式的旁逸斜出。
請看這種邏輯聯系、幽默移植和童真情趣:既然種豆得豆,種瓜得瓜,那么,“種老婆”就一定“得老婆”,而且還會得到“很多老婆”。雖然這種邏輯聯系是荒唐的,然而就是這種荒唐的邏輯關系,才讓你在不可信中感到可信和幽默。猴子撈月亮的童話就是很好的注釋。
另外,從陶老師“種老婆”這個創意中,讓烈夫深深地感受到:陶老師愛他的妻子,且愛至深。他給人這樣一個帶有遺憾情感的遐想:“老婆啊,您太好,可惜太少”!于是,陶老師帶著這種遺憾開始進行人類歷史上的偉大研究:“春天來了,我要挖個坑,把老婆埋起來”。乍一聽,怪嚇人的:怎么?陶老師有外遇了?連自己的老婆都要活埋?!其實不然,話鋒一轉:“等到秋天的時候就會有很多老婆了”!妙,實在是妙!妙就妙在這話誰都能說出來,但是,誰都說不到這個“點” 子上——種老婆!——這就是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