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車朽索”這句成語,來自唐朝著名諫議大夫魏徵寫給唐太宗的《諫太宗十思疏》。原文是:“奔車朽索,其可忽乎!”意思是說:“用腐爛的繩索駕馭疾馳的馬車,這能輕視嗎?”
《諫太宗十思疏》是唐朝著名諫議大夫魏徵寫給唐太宗的一篇奏疏。在這篇文章中,魏徵緊扣“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這個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安邦治國的重要思想,作了非常精辟的論述,其主題在于提醒唐太宗要想使國家長治久安,君王必須努力積聚德義,具體提出了“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治”的理論。同時,還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等有所作為的“十個建議”。為了強調“十思”的重要,魏徵把“奔車朽索,其可忽乎!”當作警示的觀點提出,然后才把十思的內容一一展開。
深刻理解“奔車朽索”這一成語的內涵,對于現代企業在實施規模擴展上,有著重要的意義。因為,它告訴了我們一個重要而又深刻的道理,就是:企業發展必須基于整體運營能力的提高,必須基于企業整體素質的提升,必須基于做強才能求大,而不能孤注一擲求發展上規模,不能偏執于企業某個方面的優勢上規模,更不能僅憑主觀愿望而不顧客觀實際、違背客觀規律。歷史上的“大躍進”,改革中期的“巨人”,一些縣鄉政府的“標志工程”,可以說都是“奔車朽索”之為,其后果豈能不慘?!
無論做人還是干企業,都不能一心只想到“大膽開拓,奮勇前進”,而要在開拓前進之前,先要自測自檢掂量一下自己的能力和實力,即使有了可以自認為大力發展的實力和能力,也還是要再看一看發展的環境。如果你想把你的企業打造成高速發展的“奔車”,那你就一定要先檢查一下企業內部的管理以及整體運作系統是“朽索”還是“強索”?如果您的企業正處在“奔車”的狀態之中,那你就更應該好好地檢查一下你那拉車的“索”是否足以保證“奔車”的力度,千萬不要“先戰而后求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