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烈夫:孔子是人力資源總監的鼻祖
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源總監的概念,傳入中國不過二十來年。可是,在2400多年前,偉大的孔圣人早就把如何做好人力資源工作的理論和具體方法提煉出來了。從這個意義上講,孔老夫子才是人力資源理論的創始人,孔子才是真正的人力資源總監的鼻祖。
孔子在《中庸》中有這樣一段精彩的論述:“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
何謂“經”?經,就是歷久不變的、天經地義的、必須遵循的常理常道。“九經”,就是九條常道,因此,孔子說“凡是治理國家、平天下者,必須遵循九條常理常道”。由此可見,治理一個公司就更需要了。那么,這九條是什么呢?
第一、修身也。這是人力資源開發的核心工作。用現代管理語言來說,就是以人為本,提高素質,加強修養,進而達到激發潛能、調動自覺性和發揮積極性的目的。于此相關的還有諸如職業生涯規劃、發展遠景、自我超越、心智模式等等。可以說,所有這些都是圍繞修身而展開的。
第二、尊賢也。就是尊重賢能。這也是人力資源工作的核心。誰都知道“企業無人則止”的道理,誰都明白人才第一。所謂賢者,就是人才。卡耐基曾說“如果把我的工廠、設備、資金都拿走,只要把人才留下,十年后我還是鋼鐵大王。”由此不難看出人才的重要,哈哈,也許,卡耐基讀過孔子的《中庸》受到了啟發。
第三、親親也。就是愛親人。在中國,家族企業的比重已經越來越突出,可是,有多少企業是真正意義上的“親親也”?有目共睹的是,為權而爭,因利而奪的現象比比皆是。一家人表面上還是一家人,實際上,早已暗流涌動,明和暗斗。
第四、敬大臣也。就是敬重在朝輔佐的大臣。在企業就是輔佐老板的高管人才。然而,現實中卻又很多企業做不到,他們只把這些“大臣”當作賺錢的工具。不然的話,人才的“選用育留”的問題怎么可能擺上臺面?社會上為什么要呼喚“人才的機制”?看來,敬大臣確實重要。問題的關鍵是,老板們首先要有“敬”的意識,然后才是確定哪些人是“大臣”,最后要有“敬”的機制和方法。
第五、體群臣也。就是要體恤文武百官,在企業就是要體恤所有的管理者。何謂“體恤”?就是設身處地為人著想,給以同情、照顧。不得不服,孔子的話太有邏輯性了。他告訴我們:首先,老板要有設身處地為人著想的理念;其次,要有同情心;最后要有照顧的行動。一個“體”字好生了得。
第六、子庶民也。意思是說:要像愛自己兒子一樣愛人民。在企業中,就是要把員工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來愛護。遺憾的是,沒有多少企業這樣做。山西黑磚窯事件就是一個例證。
第七、來百工也。就是招徠各種工匠。這里面起碼有三個問題需要明確:一是企業招人一定要招具有技能的人,而不是“南郭先生”;二是企業要講求五湖四海,而不是以地域來招人,比如“只招哪里哪里人,不招哪里哪里人”;三是企業要根據需要招各種各樣的具有技能的人,而不是對付湊合,只招人力成本低的人。
第八、柔遠人也。就是優待遠方的藩國。在企業就是優待長期在外地工作的人。很多企業只注重總部的人,而輕視了遠在外地工作的人;只注重母公司的人,而忽略了分公司和子公司人。尤其是對那些回到公司總部辦事的駐外人員,不能提供良好的優待和管理服務。
第九、懷諸侯也。意思是說,要安撫分封的諸侯。何謂“安撫”?就是安頓撫慰。在企業就是要安撫那些分公司、子公司、事業部和駐外辦事機構的“封疆大吏”。
雖然孔圣人不懂HR的英語發音,也不懂什么是人力資源總監的頭銜,但是,一個公司的人力資源該怎樣做,孔圣人已經給我們說得清清楚楚了。孔子不愧是真正的人力資源總監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