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不論是創業公司、數字化轉型還是組織創新,種子用戶問題是繞不開的!
如果牢記種子用戶戰略、并有效地向溝通,管理擴散的節奏,那么新事物鑲嵌入系統就會變得平滑。
01種子用戶偏愛專業層面的挑戰
不管你的目標市場是什么,種子用戶都是過程中的排頭兵。種子用戶喜歡接受挑戰和刺激。智力游戲和專業小測驗對他們來說很有趣!太容易會失去挑戰性,他們的參與感會下降,所以我們要確保內容符合種子用戶水平。
當創新產品被廣泛采用時,種子用戶要么“已經完成探索過程,正在開拓其他新品”,要么已經深入地沉浸于該產品中。
02
種子用戶更容易
患上錯失恐懼癥
錯失恐懼癥(“Fear of Missing Out”,簡稱“FOMO”),特指那種總在擔心失去或錯過什么的焦慮心情,也稱“局外人困境”。 人們總是懷疑自己錯過了什么,害怕自己作出了錯誤的決定。FOMO會使平靜的心很容易變為猶豫,轉變成恐懼、焦慮、刺激、茫然、患得患失、煩躁不安、不合時宜等諸多復雜情緒。社交網絡是引發錯失恐懼癥的根源。正如羅振宇、馬東、咪蒙在兜售的焦慮。
種子用戶非常重視自己作為創新早期采用這樣一個角色,他們從不希望“走出圈子”,或者錯過一些特別酷的東西。這樣的一個特性成為我們創新營銷傳播內容策略重要維度。
在早期階段,我們需要利用他們“害怕錯過”的機會。讓種子用戶成為少數族群,在社群中賦予他們很酷的樣子,實現他們內心的渴望。
蘋果在推出產品時,對種子用戶發出為數不多特別的邀請,并讓其他所有人在第一階段都強烈想參與其中,那些自視為種子用戶的人嘚瑟的不行。但無形中這些家伙是被做局的人營銷啦,卻渾然不覺!
03
種子用戶常常被冒險精神、情感所吸引
相對于后期采用者,創新擴散中的種子用戶往往會被冒險精神、情感因素所吸引。
種子用戶的好奇心是行動背后的主要誘因。如何觸發他們好奇心的,需要針對性采取措施,例如通過海外采風、其他種子用戶冒險過程等來勾引好奇心。創新擴散的做局者需要考慮種子用戶的人格特質,不可簡單通過大眾媒介傳播那些面向主流用戶的內容,那是沒有效果的。
人們很喜歡根據群體的社會行為來識別同類人,例如開特斯拉、熱衷草莓音樂節、TED等類似的活動,天生就會吸引種子用戶性格特征群體參與。
04
不要把種子用戶
簡單與外傾性人格混淆
在作為創新轉型顧問,發現常常會將兩者摻和在一起。那些針對外向者的內容傳播常常會招致種子用戶的反感。
大五人格是近年來關于群體人格理論的集大成。在大五人格中外傾性人格(extraversion)表現出熱情、社交、果斷、活躍、樂觀等特質,但這與種子用戶的畫像有部分融合交叉但又存在不同內涵。我個人實踐來看種子用戶人格特質,更多與大五人格中的開放性(openness)人格關聯度高,開放性人格測試表現出具有想象、審美、情感豐富、求異、創造、冒險等特質。
種子用戶偏愛復雜的和創造性的,不一定非要在普通大眾面前露臉,但需要在獲得種子用戶群體認可的情況下,不排除會在專業領域的社交網絡上作吐槽和展示。
05
通過問題激發
種子用戶的感知、行動
種子用戶是非常善于觀察,他們觀察角度與主流用戶有差異,更易被新奇特所觸動。針對種子用戶互聯網內容傳播需要以激發和新奇特角度為核心思考點。
與其專注于產品功能,還不如吃透種子用戶的專業知識和情感。通過有策略的行動讓他們感知為什么新產品、創新變革很重要。我們通過系列內容測試,擊中他們內心深處涌現的欲望,使他們積極配合新產品走向流行。
唐興通/文創新戰略顧問、數字營銷專家.
不喧嘩、努力成為互聯網社會、商業思想的發動機CC/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