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餐廳管理者認為通過手機客戶端找餐廳,點餐,導航,點評似乎都只是圍繞顧客體驗的運用設計,其實不然,移動互聯手機點菜對于餐廳營業額利潤的提升有立竿見影的功效。比如顧客來餐廳消費之前就通過手機客戶端完成了點菜下單,這將直接省掉顧客就坐后點菜的時間,這看似不起眼的點餐時間或許您覺得對餐廳的營業額沒有什么影響,接下來這組數據或許會讓您感到驚訝。
去年9月在廣州參加信息化峰會談到了運用移動互聯終端進行點餐時間優化的時候,上海一茶一坐信息部的龔部長深有體會的分享了他們公司的一組優化數據:按照他們當時100家門店來說,每批顧客的消費時間整體縮短1分鐘,每個月將會直接增加營業額48萬元。
這一數據足以讓人驚訝,但通過數據分析核算你會發現這不是憑空膩造的。特別是對于那些每天顧客盈門排隊候餐,就餐時間集中高峰期短的餐廳來說,提高翻臺的速度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在確保顧客服務質量不下降的前提下縮短每批次顧客的就餐時間?如何有效縮短餐廳業務流程提升餐廳的效率和綜合效益?這類問題一直在困擾著餐廳管理者。
實施信息化是幫助餐飲企業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綜合效益的有效途徑。但一些餐飲企業的信息化發展道路卻似乎不是那么平坦,去年我接觸過一家餐飲企業短短5年不到已經換了4套餐飲管理軟件了,即便如此還是感覺不能滿足自身信息化發展的需要。還有一些餐飲企業也在做自己企業網站的預定平臺,讓顧客可以通過公司的網站點餐,他們認為攜程與易龍這樣的公司不就是通過做預訂平臺上市的嗎,運用互聯網平臺實現訂餐也應該行得通,但結果都遠遠低于他們的期望值。也曾經有一家網絡公司花巨資做了一個訂餐門戶網站,但一直業績平平,運營不到兩年也就慘淡收場。
在這一次一次失敗的案例面前,餐飲企業信息化之路的熱情總會被一些顧慮所淹沒,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愿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當預定點餐客戶端從傳統的互聯網轉移到移動互聯手機終端,同樣是運用了互聯網技術,結果會有什么不一樣呢?
痛定思痛,通過互聯網絡訂餐與訂房的仔細對比分析不難發現,兩者的客戶群體是有很大的區別的,網絡訂房面對的大都是異地客戶,訂餐的大部分確實當地客戶;訂房的計劃性很強,訂餐的隨機性很大;酒店的房間時效性很強,賣的是時間,餐廳菜品最大的成本是原材料;因此,在銷售兩種不同的產品的時候,其銷售方式的選擇也會有不一樣,住酒店的客人一般會提前做計劃預定酒店,但是去餐廳消費的一般確是很即興選擇,這種即興選擇不可能隨時隨地通過電腦去預定下單,哪怕是攜帶相對比較方便的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但是把預定點餐平臺轉移到手機上,其結果那就不一樣了。
如果問出門必帶的三件東西是什么?大多數人都會說是鑰匙、錢包和手機。但是當移動互聯時代來臨的時候,當手機開始實驗電子鑰匙,當運營商開始試驗手機微支付,你出門必須帶的除了手機還有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