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又一次讀了陳春花老師的《管理的常識》,深深地為其中簡單樸素的觀點所折服。其實如果我們想回答上述的三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第一個問題,即管理是什么?有人說管理是科學;有人說管理是通過別人完成工作的藝術;還有人說管理就是管人理事。那試問,管理的本質倒底是什么?其實早在十八世紀,管理學之父泰勒先生就回答了這個問題。他說管理的本質是提高工作的效率!經過200多年的發展,我們從工業時代跨入信息時代,管理的本質沒有變,不管我們在什么領域,做什么工作,目的都一樣,希望通過管理來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產出,提供優質的服務,因此管理的實質就是讓生產效率最大化。
那讓勞動生產率最大化的方法是什么?泰勒先生也告訴了我們四條法則:
一、科學劃分工作元素;
二、員工選擇、培訓和開發;
三、與員工經常溝通;
四、管理者與員工應用平等的工作和責任范圍。
不難看出,要想塑造一支高效的團隊,管理者首要的職責是作到合理的分工。合理的分工是團隊有秩序運行的基礎,要想做到合理分工,出發點是依據專業化和科學,而不能僅憑經驗。意味著管理者首先是一個業務專家,精通業務運作的流程及關鍵控制結點,同時要熟悉團隊成員的專業能力、優勢特長及短板,并且要洞悉下屬的性格特征,基本這三點,才能有效合理地分工,分工合理能夠在員工當中建立相對的公平感,通過職位說明書、任職資格體系、SOP等等工具固化下來,這是團隊運作的基礎。
接下來就是對員工的選擇和培訓。有人說選人是HR的事,和我無關,我只管用人!只此一點,就說明你缺乏成為高效的管理者的素養和眼見,如果一個將軍放棄了對下級將校的選擇權,等于把自已綁上了一個風云叵測的戰船,只能隨波逐流,任由他人控制。所以說,選擇員工是高效管理者重要的職責之一。如何選到合適的人?在這里提供三項指導進入的專業方向:一是深入了解企業文化和用人理念,把選人置身于大的組織環境中,整體衡量,看看被選之人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是否符合企業的文化,能不能融入?二是給自已準確定位,在選人中你是第一責任人,和HR配合,積極利用企業的招聘流程,科學預測用人需求,提出有前瞻性的招聘計劃,及時先行。三是要掌握一些核心的面試方法和測評技能,最好學習一下曾國藩先生的識人之學,只有知人之智才能有察人之術,才能夠組建一個互補高效的團隊,有能力調控團隊的正常運行。
一個優秀的管理者一定是一名好導師,好教練,像杰克韋爾奇一樣,不但善于利用30萬名員工的雙手,更要善于利用30萬名員工的大腦,這是培訓和開發員工帶來的價值,所以說高效的管理者要以身作則作好導師!什么是導師,不但要專業技能上培養提升員工,還要在員工的身心成長方面指導員工,并且在員工的職業發展中提供持續的幫助支持。扮演好這三個角色,你的團隊就像發動機一樣,源源不斷地輸送動力,有成長性,能夠適應變化。
建立了一支素質達標的團隊,是工作的開始, 要讓團隊績效達標,需要充分地發揮管理的作用。在這個時候,我們要問自已,管理倒底是管人還是管事?很多管理者整天忙于大量的事務性工作,工作計劃排得滿滿的,整天累得處于“亞健康”狀態,但是下屬卻沒活干,甚至閑得無聊反過來在抱怨在這里呆著真沒勁,抱怨上司的不公平,抱怨上司在瞎忙!如果你有機會聽到私下時的這些議論,心中作何感想?還有很多管理者,善于分配任務,安排每天的工作計劃,但是分配下去就完事,我只要結果,等來等去,等來的是一堆達不成績效的匯報。為什么,因為基層員工關注指標,指標是怎么做出來的?是檢查出來的!中層員工關注目標,目標是怎么做出來的?是你激勵出來的!怎么激勵呢?當然是緊密的溝通,持續的溝通!如果你每天出現在工作現場,隨時能夠指導你的下屬,現場出現突發性的問題,你能夠及時洞察并組織處理,你的下級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你能夠及時掌握并糾正過來,你的員工出現思想波動你能夠馬上找他談話,而不是等員工提出辭職時才開始挽留,那我要告訴你,你的溝通創造了滿足績效達標的價值!
成名一名高效的管理者,還有很重要的一條,兩個字:平等!越大的領導越沒有架子,越大的官作風越平和,保持組織內部言路暢通,上下一心的關鍵點就是這兩個字。我們經常看到知名企業特別是一些知識型企業的領導者,要求他的員工,哪怕是一名基層的工程師,也要直接稱呼他的名字,抬頭是留給組織外部的人。為什么?因為這個組織追求一種平等工作的氛圍,他的文化是讓每一個在其中的員工都感受到人格上的平等,在直呼其名的過程中,員工感受到了一種激勵,用大白話來形容,就是不把咱當外人!所以說,無論是團隊的負責人還是普通一員,都要遵行一樣的游戲規劃,在各自的工作職責和管理范圍內遵行一種平等的規則,各自對自已的職權負責!
以上分享了打造高效團隊的指導方法和原則。如何成為一名高效的管理者,請見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