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要學會把懲罰當成一門藝術
教師發言◎張松
賞識教育不是萬能的,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就曾經說過,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如果學生犯了錯誤,做老師的不批評不懲罰,那是對學生的放任和不負責任。那么學生犯了錯誤,做老師的該怎么進行懲罰呢?
懲罰可以是獎勵。有一個“四顆糖”的故事流傳甚廣。教育家陶行知當校長時看到一個學生用泥塊砸同學,他當即制止,讓學生放學后到校長室。陶行知來到校長室,那學生已等在門口準備挨訓了。他給了那學生一顆糖,并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很準時,我卻遲到了。”學生很吃驚。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顆糖:“這第二顆糖也是獎給你的,因為我不讓你再打人時,你立即就停止了。”接著他又掏出了第三顆糖:“我調查過了,你砸的那些男生不遵守游戲規則,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壞人作斗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學生感動地哭了:“校長,你打我兩下吧!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是自己的同學……” 陶行知笑了,馬上掏出第四顆糖:“因為你正確地認識錯誤,我再獎勵你一顆糖……我的糖分完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把懲罰變成了獎勵,而且讓學生自然而然地認識并承認了錯誤,這樣的懲罰是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