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解決中國本土企業的管理弊端,須立足于企業內部實際操作;解決其可持續成長的具體問題,必須立足于中國企業本土,結合中國企業的發展現狀及企業客戶的成長階段,用適合國情、企況的辦法加以處理。
反思:為何富不過三代?道法自然:家企永續、基業常青-家族成員的神圣使命!
1、創業-守好、守住父輩的家業、基業;
2、守業-穩承基業構建家業治理模式,再謀求創新發展;
3、傳業-家業創新發展的同時,須謀局可持續發展即(接班人培育工程)。
第一講、把脈家企
引言:
任何一個老板都不可能保證公司利益和家族成員利益永遠一致;
想靠血緣關系維持家業、公司的向心力根本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家族成員的關注的焦點就不再是企業的發展,而是自己的利益;
他們會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去謀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當公司與自已利益相一致時,他們就會維護公司的利益;而當公司利益與自己利益相沖突時,他們就會毫不遲疑地站到公司利益的對立面。
一、短壽的中國家族企業
權威資料顯示:70%的家族企業在第一代創業者手中就會破產,30%的家族企業能夠生存到第二代
只有10%的家族企業能夠生存到第三代,家族企業的平均壽命為24年。
二、家族企業創業的模式
1、家族模式;
2、準家族模式;
3、親友模式;
三、家族企業六大特色
1、企業所有權主要由家族成員控制;
2、企業主要經營管理權掌握在家族成員手中;
3、以實現家族利益為基本目標;
4、家長式管理決策;
5、經營文化的同質性和復制性;
6、對關系網依賴很強。
四、家族制企業六大弊病
1、“人治化”管理;
2、管理“集權、獨裁”;
3、管理“斷層”人才“斷檔”
4、管理“情代法”;
5、家企不分,產權不清;
6、產權“分裂式”分家。
五、家族企業治理的九大弊端
1、家天下、王企業
2、治理結構虛化
3、家長式粗獷管理
4、灰色的組織倫理
5、家丑不可外揚
6、市場化治理失衡
7、家族矛盾演化
8、小農意識
9、企業傳承、接班難
六、職業化管理五大敗因
1、中國的信用體系
2、法律體系不健全
3、經理人的人才市場不成熟
4、職業經理人的問題
5、家族成員的問題
第二講、剖析結癥
一、人之初:天性、 人性、物格、人格(原罪論)
二、三綱五常(倫):中國傳統家族人倫關系和社會基本的道德規范
1、五種人倫關系;
2、“五倫”家族關系準則;
3、“五倫”社會關系準則。
三、儒家文化“六大普世”價值取向
1、主張禮、仁、忠、孝做“順民”,不主張揚善抑惡
2、主張“和諧”,不注重是非黑白
3、主張“德治” 反對法治
4、主張人際關系的“五倫”,輕視社會的共同規則;
5、主張“家本位” 缺乏公德取向、國家取向和社會取向
6、主張用妥協讓步與和氣生財來消除沖突,不去區分正義與邪惡
四、國人思維模式、行為方式“八大特點”
1、重感性——輕理性工匠精神
2、重感悟冥想——輕科學實踐;
3、重家庭關系——輕國家社會;
4、重君權官權——輕人權民權;
5、重道德說教——輕法律規則;
6、重讀書做官——輕農工商;
7、重空談理想——輕篤信踐行;
8、重和諧穩定——輕解決沖突對抗的具體辦法
五、家族企業“任”、“督”二脈
1、“任”脈—“企業關系網”
2、“督”脈—“組織四大矛盾”
六、家族企業組織五大“山頭派系”勢力紛爭
1、家族皇權特權中心
2、經理人公開的勢力中心
3、家族成員的暗勢力中心
4、地緣化勢力中心
5、元老勢力中心
五、家族企業五大紛爭
六、家族企業五色文化
1、白色企業文化
2、灰白色企業文化
3、淺灰色企業文化
4、灰色企業文化
5、黑色企業文化
七、企業經營管理內耗-中西二元文化
第三講、正本清源
一、重塑企業家精神
1、新的經營文化哲學;
2、企業家的修為與境界;
3、厘清企業家的價值觀念、信仰;
4、厘清企業的使命。
二、梳理企業“任”脈--三大“關系網”
1、家族網
2、親緣網
3、地域網
三、化解企業“督”脈—四大矛盾
1、家族成員之間的矛盾
2、家族成員與非家族成員之間的矛盾
3、家族企業家與經理人之間的矛盾
4、創業元老與新生力量的矛盾
四、厘清多個權力中心形式
1、經理人公開的權力中心
2、家族權力中心
3、家族多權力中心
4、元老權力中心
5、地緣化權力中心
五、家族企業不同階段的“人才”觀
1、創業期:求生存-對老板和企業“愚忠”
2、發展期:穩基業-對老板和事業“效忠”
3、成熟期:謀發展-對企業和事業“忠誠”
第四講、傳承之道
成功的東家必須做好的兩件事
1、愿景、使命-要有遠大的抱負,才有企業長遠的定位與戰略;
2、搭好臺、唱好戲-搭好平臺方能聚人才,塑優良文化才能唱一出大戲。
一、基業長青模式的路線
1、守業
2、創新
3、傳承
4、創業。。。可持續發展之路
二、基業長青模式的方針
1、提煉家業永續的經營核心思想:家族綱常、愿景、使命、價值觀;
2、形成優良的家業永續文化:灌輸永續的經營思想,統合家族成員的思想;
3、融合“家文化”與“企業文化”:將家業永續文化融合于企業文化鑄造;
4、構建基業長青的模式:打造接班的工程,傳承文化。
三、基業長青模式的治理策略
1、經營模式:可持續性轉型創新、跨越
2、管理體制:克服浮躁,階梯式升級發展
四、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公司化治理模式
1、明晰產權并逐步實現產權多元化
2、所有權、經營權和管理權分離
3、經營管理須三懂二會
3、1懂行業-行業的六大構成要素
3、2懂系統-組織管理模式治理
3、3懂運作-企業運營總體思路
3、4會搭平臺-用人機制平臺
3、5會唱戲-政工文化建設
五、構建企業價值觀思想、文化體系
第五講、交接工程
一、家族企業接班的五大障礙
障礙之“九五至尊”:在交接班工程中,最大障礙是老板對君臨天下之“皇權”舍不得!
障礙之“仁厚皇叔”:在“去家族化”運動中,最大困難就是老板對親戚元老兄弟講不出再見!
障礙之“元老刺頭”:在接班工程中,接班人面臨首要障礙是搞不定“刺頭”!
障礙之“孤兒寡母”:企業異數變故,孤兒寡母鎮不住!
障礙之“貝勒爺”:兒女滿堂,個個貝勒格格,悔嘆沒有孫仲謀!
二、傳交思-選、立儲君之三思
三、承接思:承接三思
四、掃清交接障礙-的9大策略
五、家族企業多元化傳接-穩基業傳接模式
六、接班人工程構建
1、私熟培育學識:聘東宮三師太師教為人、太傅教文治、太保教武功;
2、社會歷練心智:“敗家子”(創業法)、上山下鄉趕海社會磨練;
3、企業歷練修身:企業任職修身養性,融合齊家與治企之道;
4、“儲君“歷練王道:垂簾帶三年、監國幫三年、理政看三年;
七、天有不測風云-請備傳國密詔
曾水良語錄:
世界上沒有一個家族制企業能夠存活50年以上。家族制企業結構本身就已經嵌入了企業未來死亡的癌細胞,癌細胞總有一天會發作,會導致企業破產。
家族企業想要做強、做大、做久,就必須徹底擺脫家族化管理實施公司化治理模式,家業多元化傳承。去家族化管理-半職業化管理-職業化管理,是成功與失敗之間的一條鴻溝如果站在鴻溝邊躊躇不前,否則最后的結果就是被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