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培訓師陳毓慧老師推薦:
有一位朋友說,我每期的專欄,都在指點基金公司,你們應該怎么怎么做。
那么,這一周,我來告訴你們,新聞是怎么做的。
一年以來,我看到最多的新聞,就是“XX基金業績變臉”。如果你像我一樣,每天必須瀏覽一遍各大網站的基金頻道,我擔保你每天也會看到三四條。
實際上,在風格變換如此之快的市場,基金短期業績波動并不稀罕,但偏偏是所有人談論的焦點。你在每一條“變臉”的下方,都能找到某個基金短期業績翻紅的喜訊。當然,如你所知,前一條來自某媒體,后一條來自某公司。
第二多的新聞,一定與基金經理頻繁跳槽有關。關于這一點,很多人都理直氣壯地問我:難道媒體就沒有人才流動。
正是因為我們也有流動,所以我們深知人員變動過程中質量控制的困難。按照當下的流動速度,一個典型的的基金持有人應該是這樣的:他持有一只基金長達5年,其間換了4任基金經理,現在的這一個出身名校、不到30歲、畢業不到4年、無任何投資經驗。
數量第三多的新聞,想必是發行難和密集贖回。從剛剛公布的一季報來看,能夠獲得凈申購的基金已經是屈指可數。
我們一直擔心,基金行業如果無法獲得體制和投資理念的突破,資產規模增長就只是一個簡單的存量再分配游戲。何況,這一存量還在不斷減少。
數量第四多的新聞,就是各種重倉消息。比如:“王亞偉”+“潛伏”、“華夏”+“抱團”。在百度上,“王亞偉潛伏”可以找到195萬個結果。當然,這樣的標題有時會出現“豪賭”,以示該重倉股到底有多重。
如你所知,無論是合理推斷還是內幕消息,某一些基金確實總是能夠命中重組股。而無論我們如何反復甄別“重倉持有”和“風險分散”的關系,總是有正確的投資和錯誤的冒險之分。
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據我所知,很少有人能夠從基金的重倉股分析中,挑出能讓自己賺錢的那一只股票。
當然,在各種新聞之下,你應該就可以看到數量不菲的基金經理采訪和投資策略。關于這一點,猶如我們一直所說,邏輯最重要,結論不重要。大部分基金經理的公開言論,都是銷售所需。這些年來,你見過發售中小盤基金時,基金經理大談大盤藍籌行情的嗎?
最后,你可以輕松跳過一些新聞,比如基金倉位變動對于大盤的影響。所有的基金研究機構都應該承認,第三方根據數據推斷而出的倉位,跟實際差別極大。除非2008年集體退守的情況再現,否則你不可能從這些測算數據中找到真正有用的結論。
如果制度、產品和市場不再創新,可以預見的是,明年此時,你每天看到的,依然是以上這些話題,不同的主語,同樣的問題。
據說,人在鏡子中看到的自己,都會比現實中更美麗。因為每一個人,都會將目光下意識地以最好的角度、停留在自己最好的地方。
如果新聞是一面鏡子,你會看到什么?
【服務營銷專家-------陳毓慧老師團隊在銀行業主要培訓課程】:
《銀行:轉怒為喜----客戶抱怨投訴處理技巧》(2-4天)
《銀行:攬儲(吸存)策略與方法》(2-4天)
《銀保產品營銷技巧》(2-4天)
《銀行理財產品營銷策略與方法》(2-4天)
《銀行對公大客戶關系營銷技巧》(2-4天)
《銀行:私人銀行客戶、中高端客戶服務營銷技巧》(2-4天)
《銀行呼叫中心:抱怨投訴處理技巧與法律運用》(2-4天)
《銀行呼叫中心:呼入式電話營銷技巧》(2-4天)
《銀行柜面人員:服務溝通禮儀與產品營銷技巧》(2-4天)
《銀行對公柜員:優質服務溝通禮儀與產品營銷技巧》(2-4天)
《銀行大堂經理(負責人):現場管理與主動服務營銷技巧》(2-4天)
《銀行大堂經理:主動服務溝通禮儀與產品營銷技巧》(2-4天)
《銀行行長:網點轉型時期的管理藝術》(2-4天)
《銀行網點負責人:下屬輔導與員工激勵技巧》(2-4天)
《銀行行長:80、90后員工領導藝術》(2-4天)
17、《從“合格”到“優秀”-新員工傳幫帶技巧》(2-4天)
18、《銀行信貸經理營銷、風險管理技巧》(2-4天)
銀行標桿網點打造項目
銀行優質服務項目
銀行理財產品營銷項目
銀行TTT培訓項目(輸出銀行相關的20-40個課程及素材)
銀行投訴處事疑難客戶應對服務項目
從“合格”到“優秀”-新員工傳幫帶項目
謝謝您的關注! 歡迎提出需求,定制課程!
歡迎百度、谷歌搜索“陳毓慧老師”
陳毓慧老師個人官方QQ:800029990
電話:020-37241009
陳毓慧手機/微信:15800035858
陳毓慧老師助理手機:1581335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