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冷不是在冬天下雪,而是在冰雪融化時。
告別悲喜交加的2008年,走進滿懷希望的2009年。雖然,老天爺給了浙江一個陽光高照的元旦,卻透露著無限的寒意,氣溫異常的低,似乎比往日顯得更冷。房市動蕩、制造業危機,這個冬天到底會持續多久,目前沒有人能夠看清楚。國家出臺的各項救市的措施收效甚微,惶恐、觀望依然籠罩在人們的心里。這個“寒冬”不確定的因素太多,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2009年的冬天會更冷,真正的寒冬也許還沒有到來。
企業要做壞的打算與最好的努力。
聯想柳傳志先生在談到中國企業如何度過這次金融危機時說到,要做最壞的打算和最好的努力。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中國的企業首先要根據自己企業所在的行業調整戰略或者是重新制定戰略,因為在一年前制定的戰略現在肯定是不適用的,唯一能做的是做壞的準備與最好的努力。在調整時要注意把目標制定得稍微寬一些,做最好和最壞的打算。就是最好會怎么樣,最壞會怎么樣,還有最大可能會怎么樣。把這些情況全都想得比較透,環境因素要想得稍微寬一點。最壞無非是無論如何不能讓企業的現金流、資金鏈斷裂,不能讓企業破產。而“最壞”想清楚之后,就要向最好的方向去努力,并不斷地調整戰略以適應努力的方向。
過冬做最壞的準備是為更好地迎接春天。
在2005年集團的半年度會議上,身為華立集團董事會主席的汪力成第一次拋出了民營企業的“過冬棉襖論”。他警示說,雖然目前形勢一片大好,但對大多數中國本土企業而言,嚴冬可能就要來臨,并要求大家未雨綢繆。結果華立集團成為企業界在冬天少有笑著的。另外,2008年7月,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提出“冬天的使命”,告誡員工冬天來了,準備迎接冬天的挑戰。我認為,阿里巴巴有可能成為冬天的贏家,因為冬天來了,恰恰助長了電子商務的需求。
企業管理培訓是比黃金還貴的過冬糧草。
那么,面對更冷2009年,除了要根據自身的情況調整戰略,做最壞的打算與最好的努力之外。結合蔣小華從事管理培訓工作多年,對2009年的企業管理培訓提一點建議:在經濟危機時期,企業大致可分為三類別:實力型、支撐型、瀕臨滅亡型。針對這三類企業要做不同的管理培訓。
首先,對于實力企業,他們有抄底的沖動,那么需要架構整合,而整合的風險(資金、政策、異種文化等等)需要戰略規劃、企業文化融合等培訓。
其次,對于支撐型的企業,最關注的是自身的現金流。那么財務管理和貿易風險規避這兩方面是比較好的選擇。
另外,對于瀕臨滅亡的企業來說,如果沒有救市資金的注入就無路可走。他們還有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就是政府萬億經濟提振計劃。而要在這四萬億的蛋糕中切一塊,企業的政府公關能力的重要性就凸現了。補充公共關系類的培訓課程是不錯的選擇。
當然,這三種企業都有共通性,那就是企業內部流程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控制,如戰略執行、成本控制、市場營銷等是最好的計劃。
什么時候調整,根據什么調整,要靠自身真實的感覺和外邊的情況綜合判斷。
在目前的金融危機面前,企業應該調整或者重新制定新戰略,苦練內功以應對寒冬。企業管理的基礎內容,就是如何制定和執行戰略,學會用企業自己的經驗教訓和別的企業的經驗教訓進行復盤,進行綜合提高。關鍵還得依靠企業苦練內功,確保運作的各個環節做到最優,利用這段時間進行培訓。做好這些,都是為了形勢一旦回暖,就可以大幅度收復“失地”,不但可以把損失搶回來,還可以大規模地擴張。柳傳志說,至于什么時候調整,根據什么調整,不能僅憑外面的一些經濟學家,或者是各方面的像我們這樣的情報,一定要以自己企業本身在市場中得到的真實感覺和外邊談的情況的綜合判斷來決定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