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小華)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不少企業紛紛倒閉,許多企業也采取了裁員的政策。當前,中國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壓力。前不久網上曝出零薪酬就業的現象,即可見就業的危機之深。我認為這恰恰是創業的最好時機。為什么如此說?理由是天時、地利、人和三大條件皆具備。
天時: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家為應對金融危機,出臺了多項刺激消費、拉動內需的政策,在財政稅收上給予企業諸多的優惠措施。同時,最近由于金融危機,已明顯看出國家走向更加規范的市場改革軌跡。
地利:中國的出口雖然受國外的牽制比較大,但是,國內還有大量的內需需要滿足,中國還保有相當的經濟實力,家門口的業務必然膨脹。在就業的壓力下人才也不斷地回流,給創業提供了人才條件。
人和:越是存在就業的壓力,越容易激發創業道路上的潛力。過于優越的環境很難堅持創業,中國第一代成功的企業家認為,之所以成功其實是當初逼出來的。正是當時國家的艱難時期,造就這批英雄。在全球金融危機,國內就業壓力嚴峻的情況下,必然會產生新的時代英雄。
馬云說,人類社會進入商業社會全球化必須要面臨發展的痛苦。中國是未來10年全球機會最多的國家,在100年才一次的“冬天”創業是最有意義的事情。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在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創業利在自己,功在國家,對于改善民生、解決就業也很有意義。種種跡象表明,目前是創業的好時機,沒必要停留在就業的擔憂中。關鍵是如何把握創業的時機與成功創業。
對此,蔣小華根據多年生活在浙江這片創業的熱土上從事企業管理研究與培訓工作,現提13條創業的建議。
1.不要趕時髦,要“鉆空子”:經常把目光瞄準人們都以為“不起眼”而又確實具有發展前景和良好銷路的項目。
2.熱信息要冷處理:獲得了熱門信息,不能急于采納,要冷靜思考,進行必要的調查、分析、研究后及時決斷。
3.快銷不趕潮流,滯銷不心灰意冷:某一商品暢銷,利潤大,不要因“一窩蜂”趕潮流;某一商品滯銷,也不必灰心喪氣,一段時間后有可能轉為暢銷,要想方設法推銷,切莫懶惰。冷熱是相對的,熱的背后有冷,冷的背后有熱。只要把握時機就好。
4.逢“會”必到:各種形式的交流會、交易會、展銷會都不放過。這可以開闊眼界,招攬生意。
5.注重市場變化及時推陳出新:要順應市場消費者心理,經常研究其變化,積極推陳出新,發展適銷對路產品。
6.北方買馬,南方配鞍:善于利用別人的優勢,進行橫向聯合,揚長避短,提高自己的市場競爭能力。
7.巧妙命名:一個響亮、誘人的好名字會使你的產品充滿魅力,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8.精美的包裝:新奇、明快、美觀、大方的包裝會使你的商品招人喜愛。9.別出心裁追求天時地利:在別人想不到或還未想到的地方下手。
10.廣交朋友,獲得信息:朋友遍天下,凡事均好辦,信息來源越廣,獲得收益的機會就越多。
11.創業初期,要先開槍再瞄準:走一步、看一步,不要等什么都準備好才開始行動。
12.小生意大市場:不要在乎單個產品的利潤多與少,關鍵要能夠讓企業能夠生存下去。
13.不要輕言放棄:創業失敗的首要原因是稍微遇到困難就采取放棄的態度。
天時、地利、人和皆宜,你還等什么?